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5:4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津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作者:李秀丽 王英珍 任卫科 王 东 张 莉 韩 伟 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08年第06期
摘要:对天津地区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鸭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7株细菌,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分离株在人工感染试验中对鸭均有致病性,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在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氟苯尼考、头孢塞肟、头孢曲松和痢菌净等药物敏感性较高。对泰乐菌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卡那霉索、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该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药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8.32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6—0009—0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感染鸭、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1~4周龄小鸭发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死亡率高达75%。临床可见病鸭眼鼻出现大量分泌物、排绿色稀粪、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剖检以纤维索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脑膜炎为特征。1982年我国郭玉璞首次报道了本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随后福建、河北、河南、上海和浙江等省区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近年来,天津地区蛋鸭和肉鸭饲养发展迅速,一些养殖场出现了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病鸭,笔者对发病鸭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病料:采自天津地区发病鸭场送检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病例。
培养基:大豆酪蛋白消化液(TSB)、麦康凯琼脂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普通琼脂、巧克力琼脂、生化培养基等由本实验室自行配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药敏试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试验用雏鸭:购自非疫区养鸭户的1日龄未免疫雏鸭,于本室动物房隔离饲养至7日龄且健康者用于试验。
1.2 细菌的分离鉴定
1.2.1 流行病学2006—2007年,西青区、津南区、蓟县、静海县等地区大型肉鸭养殖场或养殖户出现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鸭,发病日龄从5日龄至35日龄,主要集中于1-4周龄,有过病史的鸭场呈现发病日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临床表现为流泪、流鼻液、缩颈、排绿色稀粪、站立不稳、发抖、运动失调等,有些病鸭仰卧,双腿呈游泳状。发病4-5d后死亡,死亡率可达70%以上。剖检具有典型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进行防治,效果均不理想。
1.2.2 细菌分离无菌采取病死鸭脑、肝脏接种巧克力琼脂平板,置烛缸内37℃培养24-48h,观察细菌生长特性,同时划线接种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37℃培养24h,观察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3 形态染色鉴定取纯培养的单个菌落涂片,然后进行瑞氏染色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形态特征。
1.2.4 生化试验取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分别做吲哚、枸橼酸盐利用、明胶液化、接触酶、氧化酶、尿素酶、石蕊牛乳等试验,同时做分解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果糖发酵试验,7℃烛缸培养,连续观察7d。具体操作参照文献进行。
1.2.5 人工感染试验挑取巧克力琼脂上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于3%犊牛血清的TSB肉汤中,置37℃恒温震荡培养24h,通过计数确定活菌数量为4×108个,mL,经涂片染色检查纯度后作为接种用菌悬液。
将40只7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鸭随机分成8组,每组5只,同条件分开饲养。其中7组分别经足底注射7个分离菌株的菌悬液,每只鸭接种0.2mL,剩余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日观察记录鸭的临床症状,并对死亡鸭进行病理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1.3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