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1:04: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1-3
A.30° B.50° C.90° D.100°
9.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1-4a,b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中的虚线裁剪,成图d样式,将纸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形是图1-5中的 ( )
图1-4
图1-5
10.如图1-6,将矩形纸片ABCD (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的直线为折痕
折叠纸片,使点B恰好落在AD边上,折痕与BC边交于点E (如图②);(2)以过点E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交AD边于点F (如图③); (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FE的度数为( )
A.60°
B.67.5°
图1-6
C.72°
D.75°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11.请分别画出图1-7中各图的对称轴.
(1)正方形 (2)正三角形 (3)相交的两个圆
图1-7
12.如图1-8,ΔABC中,AB=BC,ΔABC沿DE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若
点D为AB边的中点,∠A=70°,求∠BDA'的度数.
图1-8
13.在图1-9中你能否将已知的正方形按如下要求分割成四部分, (1)分割后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这四个部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请至少给出四种不同分割的设计方案,并画出示意图.
图1-9
14.在图1-10这一组图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横线的空白处设计一个恰当
的图形.
图1-10
拓展、探究、思考
15.已知,如图1-1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上,BC⊥x轴于点C,点A关于直线
OB的对称点D恰好在BC上,点E与点O关于直线BC对称,∠OBC=35°,求∠OED的度数.
图1-11
测试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学习要求
1.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会画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及实际问题.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经过_____并且_____的_____ 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如下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_____与这条线段_____的_____相等.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由于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并且两点确定_____,所以,如果两点M、N分别与线段AB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直线MN是_____.
4.完成下列各命题: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_____; (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 (3)不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_____;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不相等的点,_____; (5)综上所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_____的集合.
5.如图2-1,若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则 (1)ΔPAC≌_____; (2)PA=_____; (3)∠APC=_____; (4)∠A=_____.
图2-1
6.ΔABC中,若AB-AC=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点,且ΔACD的周长为14cm,则AB=_____,AC_____.
7.如图2-2,Δ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P点. (1)若∠A=35°,则∠BPC=_____;
(2)若AB=5 cm,BC=3 cm,则ΔPBC的周长=_____.
图2-2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8.已知:如图2-3,线段AB.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 作法:
图2-3
9.已知:如图2-4,∠ABC及两点M、N.
求作:点P,使得PM=PN,且P点到∠ABC两边的距离相等. 作法:
图2-4
拓展、探究、思考
10.已知点A在直线l外,点P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探究是否存在一个定点B,当点P
在直线l上运动时,点P与A、B两点的距离总相等.如果存在,请作出定点B;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2-5
11.如图2-6,AD为∠BAC的平分线,DE ⊥AB于E,DF⊥AC于F,那么点E、F是否
关于AD对称?若对称,请说明理由.
图2-6
测试3 轴对称变换
学习要求
1.理解轴对称变换,能作出已知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 2.能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图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填空题
1.由一个_____得到它的_____叫做轴对称变换.
2.如果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关于某一条直线l的对称图形,那么, (1)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_____完全一样;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_____;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_____.
3.由于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由点组成的,因此,要作一个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可归结为作该图形上的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______. 二、解答题
4.试分别作出已知图形关于给定直线l的对称图形. (1)
图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