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1:13: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情况,就匆忙地赶到学校,被值班老师登记迟到了。小魏所在的班一直是学校的“文明班级”,同学们对他迟到的事都非常气愤和失望,班长抱怨地说:“因为你的迟到可能会影响我们文明班的评比!”。小魏深感内疚,再三道歉,并把迟到的原因告诉了同学们,班长马上向他表示歉意和认可,同学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对小魏同学的言行所体现的优秀品质作简要概括。(2分)
(2)班长和同学们得知真相后的言行表现了哪些优秀品德?(3分)
(3)请你简要评析小魏和班长的上述言行。(6分)
【回顾总结·学习借鉴】(学习小结)
我的疑问及收获:
第九课 第二框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对尊重的理解能力;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案: 5分钟阅读课文(正文段),5分钟完成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10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点评, 课堂训练案:10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心理测验 :
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5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弃。那么,现在请你列出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注意:想想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课件出示:游戏的答案:
这个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用处,还是想
到别人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付出。想想看你的答案表明,你老是想着自己,还是会想到别人呢?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5分钟)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 。
2、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对人持 、 和 的态度。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他人、 他人、 他人。
4、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 ,即 、 。
5、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 过程
6、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 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 。它既是一种 ,也是一种 。
7、归纳总结:换位思考的要求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
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给同学起外号,那些难听的外号一旦落到谁头上,谁就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其实,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即使那些喜欢捉弄别人的人也是如此。
1、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2、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3、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吗?为什么?
活动二: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
1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
2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活动三: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
管仲,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来往,鲍叔牙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牙,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略,多次会合诸侯,匡扶天下,因此而称霸一时。 请讨论回答:
① 鲍叔牙当时分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② 鲍叔牙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③ 你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吗?为什么
活动四:展示台:角色互换 内心体验
要求:每小组任选一情景进行体验。可以假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假如你是汶川大地震的受害者,被压在废墟下20多个小时了……
与失主调换角色,体验失主的焦急心情。与父母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子女的关爱。与老师调换角色,体验他们对学生的期待。…… 思考:换位思考的实质和要求是什么?
课堂训练案:
1.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事都要忍让②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③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④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我们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指的是()
①对待事物能换位思考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的心理体验过程③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他④对交往对象要切身关注,要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③人生而平等 ④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处处宽容别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 4.对右边漫画《童真》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很好的诠释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②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③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④小孩就应该给老人让座,没什么好评论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友善是与人沟通的桥梁;②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③与人为善就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温暖别人的心灵,化解矛盾④与人交往就要像太阳一样高高在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列想法或做法不符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求的是()
A.我讨厌别人叫我“胖子”,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B.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待我,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C.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D.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
7.“管鲍之交”、“将相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佳话。它们之所以会成为佳话,主要是因为()
①鲍叔牙、蔺相如是我国历史上较有名的人物②鲍叔牙、蔺相如能时时处处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③鲍叔牙、蔺相如能顾全大局、拥有宽容心④鲍叔牙、蔺相如能以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别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便会找到无数缺点。”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 ②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 ③要坚持中庸之道,欣赏和挑剔各占一半 ④看待人不能老是用一种眼光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10年2月5日下午,中国外长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发言:“中国认为,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谁,在作决定前都应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 ) A.自己不想做的事,别人也不想做 B.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C.别人不愿意的事,自己也不愿意插手 D.我们要始终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10.(2012湖南常德)(6分)
情境一:清朝名相张英在知道老家人与邻里为建房发生矛盾后,修书一封,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家人看信后,主动让地三尺,邻里见状,也让地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6尺宽的小巷。此后,两家的礼让之举和张英的“让墙诗”传为美谈。 情境二:我的同桌在课桌上画出“中间线”,要求我胳膊肘不准过线。可她自己却经常越线。提醒她吧,又怕伤和气,我该怎么办呢?
阅读和体验上述情境之后,请你以“交往、相处”为话题,交流一下你的认识。
【回顾总结·学习借鉴】(学习小结)
我的疑问及收获:
第九课 第三框 平等尊重你我他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体验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2)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力目标: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知识目标:
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案: 5分钟阅读课文(正文段),5分钟完成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10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点评, 课堂训练案:10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播放Flash动画《郑板桥喝茶》,
问:动画中的掌柜在招待客人郑板桥时为什么会分别用“坐、茶”,“请坐、上茶”,“请上坐、上好茶”?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引入新课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5分钟)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 和 上的平等。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 、 、 的现实基础。增强 、平等对待他人、 ,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3、人们需要相互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 、平等待人、 、 ,充分理解他人。
4、我们尊重人,不仅仅限于尊重 ,还要尊重 。
5、尊重社会,就要遵守 、承担对 的责任。 、 , 、 等,这些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我们 的具体表现。
6、尊重自然的核心是 。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 、 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7、归纳总结:
(1)怎样理解“人生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