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23: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粤教2003课标版高中信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第3节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

秦安县第三中学 师永军 2016年12月6日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 题 说教材: 这是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一共设置了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而我校高二信息技术所采用的选修模块恰恰为《多媒体技术应用》,因此《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就更显重要。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对上节内容《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延伸与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 这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利用PPT进行多媒体电子作品的创作,重点让学生掌握PPT如何插入声音、视频、以及自定义动画设置的技巧,以便学生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说学生: 这部分内容是放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之后进行讲解,因此同学们已经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操作,对于PPT只需重点讲解与word不同的几个知识点即可,并在能力提高环节,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定义动画可以呈现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和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的欲望,提高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掌握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的的常用加工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具备一定多媒体作品的自主创作和鉴赏能力。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养成先思而后动的良好思维习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掌握多媒体作品创作软件PPT的基本操作。 能够熟练的在PPT中插入视频以及声音文件。 教学难点: 1.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2.自定义动画的不同设置会产生怎样的不同效果。 教法分析: 1.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2.任务驱动法:这是典型的应用和技术型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目的使教学重点贯穿整个任务,并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达到对教学重点的消化与理解。 3.对比法:通过不同软件做出的不同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区别导入新课 4.演示法:向学生展示优秀PPT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形成自主创作的能力。

师永军 单位名称 秦安县第三中学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欣赏两个不同的电子作品 导出新课《多媒1.word作品《爱鸟报》 先讨论,然体信息的表达 2.PPT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后回答问题 与加工》 提问两个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目标 评价 时间 3’ 二、教授新课: 提问:什么是多媒体? 教师给出广义、狭义两个答案 让学生了解多激发学生进学生回答:广义: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媒体作品与普行多媒体作声音、视频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通电子作品的品创作的兴相结合等 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 区别 趣 狭义:计算机与音视频技术的结合 1’ 教师通过与word对比的方式讲授PPT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图片、文字的插入、背景的设置 2.图片工具栏中的设置透明色功能 3.声音的插入与控制 让学生掌握多4.视频的插入与控制 认真听老师 媒体创作软件 5.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讲解 PPT的基本操作 6.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7.幻灯片的切换 8.幻灯片动作设置 10’ 向学生布置课堂任务提供练习文件,让学生用课本光盘中的素材自己制学生进行 进一步巩固PPT教学重点的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课堂练习 的基本操作 突破 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

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