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0/6 13:4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作业 1、名词:
重力异常 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
克拉克值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又称元素丰度。
地质作用 所有引起地球的外表形态、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发生变化的作用过程都称为地质作用过程,简称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三重概念:能、营力、作用方式) 2、简答题:
地球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构造特征分别是什么? 外部圈层
①大气圈——大气圈是环绕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它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成层(电离层),外层(逃逸层) ②水圈—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陆地水和海洋水是水圈的两大组成部分
③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内生物的分布很广但不均匀。 受太阳辐射量、气候、地形、地质、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阳光、空气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的地区生物多,反之则少。 内部圈层 (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
①地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其上部密度较小,向下部密度增大。地壳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②地幔—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 2885km )以上的中间部分。上地幔出现地震波低速带;下地幔经受着强大的地内压力作用,由于压力随深度的增大,物质密度和波速逐渐增加。
③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发生大幅度衰减的事实推测其为液态)、过渡层(为液体 — 固体的过渡状态) 内核 (横波又重新出现,说明其又变为固态)
地壳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查课本) 地质作用类型的划分?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序列?
风化,剥蚀或侵蚀,搬运,沉积或堆积,成岩作用 引起地质作用的能的主要来源?
外动力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 内动力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地内热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 地球有哪些物理性质? 密度和重力、地磁、地热
为什么地震波速度变化可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层圈构造的主要依据?(P27)
我们周围的哪些事物和地质作用有关? 地震、滑坡、泥石流 第二章,第二节,矿物 一、名词: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矿物。(金刚石与石墨)
类质同象:化学成分不同但互相类似的两种(或以上)组分,可以在同一结晶构造中以各种比例互相置换,但不破坏其结晶格架。如黑钨矿(钨锰铁矿)的成分是(Fe,Mn)WO4 光泽: 透明度: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条痕可以消去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更具鉴定意义。一般用于鉴定不透明矿物)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矿物?矿物与元素、岩石有何关系?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关系:矿物有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具有固定均一的化学成分;矿物不孤立存在,按一定规律集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2.说明晶质体矿物与非晶质体矿物的区别。各举五个晶质体矿物和非晶质体矿物的例子。 晶质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上有规律排列的固体。这种规则主要表现在质点的周期重复,从而构成了所谓格子构造。因此,按照现代的概念,物质中凡是质点作规律排列,即具有格子构造者均称为结晶质。
非晶质体:凡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如蛋白石、火山玻璃。 3.什么叫类质同象?为什么会产生类质同象?
化学成分不同但互相类似的两种(或以上)组分,可以在同一结晶构造中以各种比例互相置换,但不破坏其结晶格架。如黑钨矿(钨锰铁矿)的成分是(Fe,Mn)WO4 原因:因为它们离子半径相差不大,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电价相同。(p45) 4.矿物的化学组成有哪些类型? 单质(金,石墨,金刚石),化合物(孔雀石,方解石等),含水化合物(石膏,高岭石) 5.矿物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说它们是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
①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力学性质——硬度、解离、断口、韧性(脆性和延展性);其它性质——相对密度、磁性、电性、发光性、易燃、特殊气味等。
②矿物的化学成分不同,晶体结构不同,所以表现出了不同的物理性质。有些可以凭感官识别,是肉眼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6.什么叫解理?什么叫断口?为什么解理发育的矿物,断口就不可能发育?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断口:矿物受外力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
没有解理或解理不清的矿物才易形成断口。解理的完善程度是与断口发育程度互为消长的。 7.什么叫结晶习性?矿物的结晶习性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结晶习性: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同种晶体经常具有的形态。分为:一向延伸型、二向延伸型、三向延伸型
8.矿物集合体形态有哪些类型?
粒状集合体;片状、纤维状等集合体;致密块状体;晶簇;杏仁体;结核和鲕状体;土状体 9.野外如何鉴定矿物的硬度? 可利用指甲(2~2。5)、小刚刀(5~5.5)等代替硬度计。可据此分为软(硬度小于指甲)、中(介于两者之间)、硬(大于小刀) 10.比较下列矿物:
角闪石与辉石、方解石与白云石、金刚石与石墨、自然金和自然铜、黄铜矿与黄铁矿。 矿物 颜色 光泽 透明度 条痕 硬度 解理 晶状 其它 角闪石 辉石 方解石 白云石 金刚石 石墨 自然金 自然铜 黄铜 黄铁矿
思考题
1.什么物理性质使方解石不能成为宝石? 硬度、抗酸碱性、抗辐射性都太小。
云母的解理与组成它的原子的结构有关吗? 有关,与组成它的原子间的距离有关
2.石油是矿物吗?为什么?人造金刚石是矿物吗?金刚石有什么用途?
3.在某些花岗岩岩体中,可以看到巨大的晶体,直径可达1米,但是晶体晶面很少,你能据此推断它们的发育条件吗?
缺少生长空间,许多个晶体同时生长,结果互相干扰,不能形成良好的几何外形。结晶后的矿物只能“填充”在已经结晶出的晶体间的空隙中,完全不能呈现出自己的晶型。 第三章 第三节 岩浆岩 作业 一、名词:
岩石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合而成的天然集合体
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造:指矿物颗粒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
岩浆: 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作用 :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侵入作用 : 岩浆侵入地壳中但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而使岩浆未喷出地表冷凝而结晶,称为侵入作用.(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intrusive body),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
火山作用(喷出作用): 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
侵入体 : 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 围岩 :
岩浆岩(火成岩):: 围岩 :
深成岩 :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浅成岩:岩浆在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侵入岩 :深成岩和浅成岩统称为侵入岩 喷出岩():喷出地标的岩浆在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浅成岩性: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岩石常为中细粒结构或斑状结构。浅成侵入体的规模一般较小,可见底部边界,常见的有岩床、岩墙、岩盆、岩盖等。岩石类型从酸性到基性都有,与内生矿床形成时期相近,彼此经常共生。
二、简答题:
1、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的特征有何区别?岩浆性质与火山喷发类型之间有何联系? 酸性岩浆(SiO2 >65%) 中性岩浆(52-65%) 基性岩浆(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