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21: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 重点 教法 课前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 学习 难点 学法 对弹力的概念理解 阅读、合作交流、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橡皮泥、钢尺、头发等 教学流程 准备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5分钟) 播放视频:撑杆跳高、跳板跳水等体育比赛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弹性与塑性 活动:分别用力作用在橡皮筋、弹簧、橡皮泥、气球、纸等物体上,物体有什么变化?松手后,结果有何不同呢? 学生先动手实验操作,探究完毕,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性质?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性进行概括与分类吗? 总结得出弹性、塑性并板书。 二、弹力 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使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三、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提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提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最好能实际操作一下。 归纳总结得出: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关 四、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的越长。 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 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体验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体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得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一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二调”:调零; “三读”:读数=挂钩受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要先轻轻拉秤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 (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秤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 (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 多媒体展示其它形式的测力计。 布置阅读材料的力学特性,了解材料还有哪些力学特性?它们有哪些应用?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 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 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反馈练习:导学题 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电脑 教学反思及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