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4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加下划线的为高频虚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吾从而师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7.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②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以后,然后。

1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或句尾,表示停顿或语气.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表示商量或强调,相当于“可”、“还是”。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也作婉商语气)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⑤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魏公子列传》)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一)动词,像,好像。 ①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 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3

7.【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