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5:4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2006年上半年,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23万的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9亿元,进出口总额235亿美元。到今年6月底,该园区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近1400个,合同利用外资18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3亿美元;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近9811个,注册资本841亿元。
平均投资额为何长期高居全国第一
苏州工业园的跨国大公司多、大项目多,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达到约15亿美元,平均投资额长期高居全国第一。
——新加坡的人脉对引进欧美大项目起决定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起步阶段依靠新加坡的信誉和高效的招商网络吸引了大批欧美企业,逐步与欧美企业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关系。 ——园区整体优势满足大企业需求
园区注重以大投入促进大招商,为外商提供各层次产业人才、便捷的物流渠道、高规格的土地开发等生产要素,形成供企业发展的整体优势。 ——专业化招商赢得大企业信赖。
据介绍,园区招商团队一半人有专业知识背景,这使得在谈判中对具体细节大家都清楚明白,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理解力超过了其他招商团队。国内许多地方搞全民招商、人海战术,这种做法不成功。全民招商的弊端是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缺乏针对性,效率低,不同开发区之间容易造成产业同构。
规划的妙用
规划对于苏州工业园区来说,不只是一堆漂亮的图纸,一种新颖的理念。12年来,一座几乎完全和图纸一致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已现雏形。外商纷至沓来,房产持续火爆。 ——“来投资就是冲这里规划好!”
园区在制定城市规划时,采用了一种结构独特的功能用地布局。在首期开发区,采用了由西向东“轴向布局”的形式: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南北两侧,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区运输量大,重型车辆多,它们就被布置在园区的南北两边,远离商业区而紧靠园区外围的交通干线,这样,重型交通与轻型交通就分开了,居民上班和逛街的人流也分开了。此外,这里的主干道连接次干道,次干道连接支路,结构清晰,分工明确,不
允许支路与主干道交叉,不允许工厂面向主干道开门。于是,行人、快车、慢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所有商业服务、社会服务设施,包括农贸市场、邮政所、门诊所、电影院、理发室等等,都集中在一起,称为邻里中心。全区规划了19个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为半径0.5平方公里的1万多户居民提供服务。目前,区内已有两个邻里中心开业,大受欢迎。
——规划代替了85%的工作量
由于规划做得十分精细,开发建设中遇到的有关规划的大多数问题在规划文件中都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行不行,依法办事即可。
为了尽可能做到有法可依,他们先后编制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用事业管理办法》、《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筑企业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且非常容易操作。园区总规划师时匡说,规划代替了规划局85%的工作量。 ——规划“留有余地”减少额外投入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具有极强的可执行性,同时又注意留有余地,有一定的伸缩性。园区规划不仅对土地的用途、规模提出了开发准则和严格的管理要求,而且具体的控制指标大多也是定量化的。如对道路的停车口、红线,对建筑物的容积率、层高、门户朝向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是,任何规划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编制规划时,考虑到了这种长远的需要,并为此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例如,在土地利用上,安排了大量的预留地,以便用于目前不可预见的用途;在道路交通方面,预留了将来发展轻轨交通的用地,在主干道交叉口预留了将来建设立交的余地。在规划中,他们在严格维护总体结构的前提下,允许地块适当地分割、合并;土地用途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置换;住宅的密度和位置可以略有更动;容积率允许在上限、下限之间浮动。 ——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组织城市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专家从严执法”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组织城市建设,既确保了规划的切实施行,又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通过借鉴新加坡经验,苏州工业园区强调以政府批准的规划为法规,公布于众,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部门只处理极少数的特殊情况,同时对有规划管理权的规划师实施严格的监督,确保了规划的切实施行。
集约使用土地中的“招数”
苏州工业园区在土地使用中想方设法高效利用土地,使得园区土地不断增值,土地开发形成良性循环。
——第一招: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土地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就将园区当作一个城市,为园区制定了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的发展规划。其中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规划建成吸引外资200亿美元、提供36万个就业岗位及60万人居住的高科技工业园区。1994年,工业园区70平方公里土地一次性规划,对工业、住宅、绿地、商务等用地按32%、22%、14%、2.4%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12年来严格按照规划的比例进行建设,土地开发形成良性循环。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在全国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第二招:汇聚人气带动房地产投资
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带来人才的集聚。2002年园区吸引人才1.5万人,2003年吸引3万人。园区人气汇聚带来对商住用地的旺盛需求。2001年4月以来,园区商住用地转让全部实行拍卖,累计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22次,实现合同出让金104.03亿元,平均土地价格为每平方米3200元,为招标拍卖前协议地价的5.6倍,土地出让价格从最初的每平方米40美元上升到1492美元,保障了开发建设的资金需求。 ——第三招:农民变市民节省大量土地
综合信息处处长许金芳介绍,近年来,园区对全区规划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把中新合作区外180多平方公里纳入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的要求和标准对全区土地资源进行了新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组团式规划各镇商住、三产及工业用地,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的调控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周边农村工业向工业分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生产向基地集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第四招:清淤填土再造土地
由于园区地势低,苏州水乡对工业用地有特殊的标准。为使工业用地达到标准,园区开创了“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新模式,全区采取从湖底取土、地毯式填土的做法,平均填高0.9米,相当于多造了10几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增加了金鸡湖的蓄洪量。
据苏州市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王金华说,坚持规划先行、建设超前,坚持亲商,是园区领先一般开发区的两条重要经验。
(信息来源:政府办张如盛摘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