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论文摘要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8:1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 暨南大学 2011年8月15—19日

初级综合课多媒体教学的尝试及学生看法调查

刘若云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州 )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推广和应用,为我们优化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

工具。综合课是一门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4项技能的基础课,教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使学生能正确地应用于交际之中。本文专门讨论我们在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应用多媒体进行初级综合课词汇、语法教学时所作一些思考与尝试,并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1. 具体事物名词的教学 多媒体的图像功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具体事物名词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为我们贯彻直接法的教学理念,发挥直接法的优势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大量的具体事物名词,如:树,河,香蕉,猪,火车,旗袍,立交桥等,通过图片,学生就可以建立起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丢掉“心译”这条拐棍,直接用外语思维。

不过,对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名词,只是一张图片可能还不足以建立起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如京剧、太极拳等,这时可考虑观摩一段视频。京剧视频中演员的脸谱服装,唱腔动作,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加深对京剧的感受;太极拳视频可以让学生真切地领略到其独特的导引、吐纳,刚柔相济。

2. 具体动作动词的教学

多媒体的图像功能,同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具体动作动词与具体动作的直接联系,如:游泳,跳高,爬山,炒菜。很多具体动作动词都适于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其教学法、心理学依据与前边“1、具体事物名词的教学”所述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3. 抽象词语及语法点的教学

多媒体的出现,为教师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带来了方便。如: 正在,顺着,

一边?一边?,趋向补语、V+着??(略)

在所创设的典型情景下教授这些语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其使用情景,学而会用。

4. PPT上出现文字的内容及数量 我们认为,PPT上所出现的文字,内容上应该是教学重点、典型例子,要紧扣教学目标;数量上要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多媒体的使用仍需在科学的教学理论、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使用。师生应该在多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互动,进行语言操练,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此外,还需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

试论新闻听力课的教学

赵 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广州)

36

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 暨南大学 2011年8月15—19日

摘 要: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被摆在首位。而在现代

社会中,广播、电视等视听手段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能听懂所学语言正常速度的新闻广播是广大语言学习者希望达到的目标。各国的语言教学界,也都十分重视这类传播媒体中的语言教学。象我国教育部2000年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就明确要求学生要“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近些年来在留学生的汉语课程设置上,很多学校即为中高级班学生开设了新闻听力课。

但新闻听力课作为一门“副课”,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讨方面,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比其他课程的教材来说,新闻听力的教材品种非常匮乏,更新十分缓慢,许多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七八年前甚至十年以前的教材。关于新闻听力课程的研讨论文,目前我们也只见到三篇。本文即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尝试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出一点个人的建议。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使该课程的教学理论探索继续深入,希望教授此门课程的同行为建设好这门课而共同努力。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新闻听力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1.1教学内容应以真实新闻为主

1.2教学内容既要固定,又要及时更新 1.3教学材料应长短结合 1.4精听与泛听要结合

1.5教学内容在难易度上要有梯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6控制好生词量,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 二、新闻听力课的教学方法

2.1课前背景知识的预习

2.2练习形式要丰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要结合 2.3要有阶段检测 三、几点建议

新闻听力课由于词汇量大,知识丰富,其强大的教学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学界和各教学单位应对此门课程的建设加以重视。具体说来,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3.1可考虑增加新闻听力课的课时

3.2可考虑增加开设“新闻听力背景知识”课程 3.3可考虑与报刊阅读课结合,编写系列教材

关于报刊阅读课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讨

刘海霞

37

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 暨南大学 2011年8月15—19日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摘 要:汉语报刊阅读课程是为处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设置的一门重要课程。报刊

阅读课不仅为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语知识的留学生继续提高汉语水平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他们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情况打开了一扇窗。

笔者在所在学校的汉语教学中心开设了六个学期的专题报刊选修课,选修对象为我院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每周两课时,一般定在下午三四节课,没有固定教材。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采取的是实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把六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列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前人及自身所总结的教学策略,真实反馈课堂效果及学生所学绩效。

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实现以学生兴趣为转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其次、报刊教学追求专题性与时效性的有机结合,弥补报刊课的梯度差异,注意以点代面。第三、报刊教学融多媒体技术运用与启发性于一体,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促进师生互动。第四、采取标题教学与新词语归纳总结的办法,以特定的标题语言进行教学,克服内容上的芜杂,举一反三。第五、重视开放式作业。课后布置阅读任务,不设专题限制,学生可做阅读笔记,并辅以感想,也可以某专题做口头演讲。 问题主要有:第一、与和固定阅读教材相比,时时更新的报刊文章常不成体系,知识层次上的梯度,难易的跳跃性较大;第二、报刊容易文白相间,常见不规范的说法,新词以及方言俚语,如何解决;第三、是重视阅读速度,囫囵吞枣型阅读,还是讲究阅读乐趣,细嚼慢咽型阅读;第四、语言知识讲解与文化背景介绍如何协调;第五、报刊阅读教学是否一定得有专题与非专题的限制,非专题是否可行;第六、选修与必修哪种形式更为适合报刊阅读;第七、考虑到教学效果,报刊阅读课是否需要分等级等。

关于留学生汉语泛读课程的思考

刘文辉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 )

摘 要:大量的阅读是学习汉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汉语水平取得质的提高的关键所

在。汉语泛读课程不仅弥补了汉语精读课程在阅读速度和数量上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阅读习惯和汉语阅读的语感,扩展其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因此这门课程较为重要,不应被轻视。

但事实上,目前汉语泛读课程却处于一种尴尬的现实之中,具体表现为:(1)开设此门课程的院校并不太多;(2)与汉语泛读课程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屈指可数;(3)以汉语泛读为名的教材不够丰富,所编内容也不够理想;(4)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基于以上认识和问题,本文拟首先为汉语泛读课程“正名”,即明确其培养目标,阐述其重要性,改变其长期以来不够被大家重视的看法,同时详细分析其与精读、写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重点分析该课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材要求、

38

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 暨南大学 2011年8月15—19日

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考核形式与内容等;最后本文还对汉语泛读课程的开展提出了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留学生;汉语泛读课程;思考

视听教学中多形式教学内容下的针对性输入

王有芬 洪芸

1

2

(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北京)

摘 要: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把教学材料的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分别制作,

也可以把它们糅合在一起,一方面使得输入材料生动、直观、有趣、令人身临其境,增进学生对内容和情景的理解;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同时提供声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提供出信息量远大于单一的语音或文字的信息,以达到多方面刺激引发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中,把教学材料分别处理为语音的、语音加图像的、语音和图像加字幕的三种形式。材料经过这样处理后,听力理解的教学课堂具有了以下优势:调整灵活,输入的针对性突显。在如此多样的内容形式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按情况的不同有以下三种选择:

1.教师主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选择内容形式。

教师可以按学生不同文化背景来选择不同形式的学习文件夹输入,使输入具有针对性。 2.教师主动为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选择针对单个学习者的内容形式(文件夹)输入,使得输入具有针对性。

3.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方式(文件夹)和输入次数,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利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的输入材料也可以突破以往的听力课教材和视听课所用的录音、情景剧、电影、电视剧的局限。选择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极具时效性的电视节目内容作为输入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留学生汉语写作拟题研究

余敏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摘 要: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拟题教学存在着这样三大问题:第一,部分学生

缺乏拟题意识,更进一步说,部分学生不知道写作文应该写题目,更不知道什么样的文章应该有题目,什么样的文章不应该有题目。第二,部分学生知道写作文应该写题目,但不知道按照所给题目或者写作要求拟题。第三,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自拟题目,更不知道如何拟各种体裁文章的题目。

关键词:

写作;拟题;统计

39

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 暨南大学 2011年8月15—19日

日汉对照研究与以日语母语话者为对象的华语教学应用——以日语句型与汉语“就”的对应关系为探讨对象

蔡佩菁

(明道大学华语文中心,台湾)

摘 要:汉语副词“就”的使用在一般口语表达中非常频繁,但对大多数的学习者而言

确是一项难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学习项目。为减轻学习者的负担,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本研究采日汉对照研究方式,统整分析日语句型与汉语副词「就」之间的对应关系,希冀将结论应用于日语母语话者的华语教学上。

语料方面,除基础华语教材常列举的“一??就”“只”“就是”“就要~了”等句型外,本研究希望能网罗更多口语中“就”的使用方式,因此将研究对象设定为贴近口语体裁的漫画(中日对译版本),此外,为避免同一翻译作者个人的用字遣词习惯的影响,本研究针对4 套不同作者翻译的漫画:《流星花园》、《交响情人梦》《贫穷贵公子》《钢之炼金术师》,每套取3卷共计12册做为研究对象。

为使日籍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就”的使用方式,分析统整日语句型与副词“就”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为:1)日语助词“だけ(dake;仅)/ぐらい(gurai;表低程度之左右)”、其他表达方式如“これで(kore de)~/このまま(kono mama;就这样) ~”等用法,可以“就这样??”表达。2)“极少的时间量+日语助词から(kara;从)+动词”,可以“从??起就”表达。或“时间+助词から(kara;从)/以来(irai;从??之后)+动词否定形式”,可以“??后就再也没??了”表达。3)(表低程度之)形容词+V 能力形之否定形式,可以“不是这么(形容词)就(能)??的”表达。4)“もうすこしのところで~(mou sukoshi no tokorode;差一点就),可以“差一点就??”表达。5)一丁点小事+助词から(kara;表原因)+动作结果,可以“只因为??就??”表达;或“からって(karate;说是因为)+否定”,可以“不能只因为??就??;只因为??就该??吗?”表达。6)“动词条件形+动词命令形”(前后2个动词相同),可以“想V的话,就V。”表达;或“动词条件形+动词否定形/动词能力形之否定,”可以“??的话,就无法??”表达;再者“??ばいい(ba ii)(??的话就好)”,可以“这样就好”表达。7)“とにかく(tonikaku;总之)+动词命令形”,可以“(总之)V??就对了。”表达。

其他“就”用法周边的句型,亦即日语句型与“就”之间虽不具一对一的对译关系,但可视语境将“就”加译进去,如,“??じゃん(jian;不是??吗?)”,若具强烈谴责意识时,可以“根本就??”的方式来叙说。而「だから~(dakara;不是说了嘛)」,受方言(闽南语)的影响,常以“就跟你说??啊/嘛”的形式出现。

情绪调节策略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

邹工成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