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_张传燧_第三章(中)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下):教育思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1:16: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下):教育思想 1.课 时:10课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和要求:

(1)目的:了解各家(主要是儒家和墨家)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内容。

(2)首先是阅读课本;其次是阅读教育名著;再次是浏览参考资料。 4.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西周教育的特点、“六艺”教育的起源、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5.教学方法、手段、媒介(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教材、光碟、板书。

6.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育思想:儒、墨、道、法、名家——主要讲孔墨孟荀和《中庸》、《学记》、《大学》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4课时)

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谈谈你对三岁丧父,15岁有志于学,但17岁丧母,属自学成才。

孔子的认识,你“野合而生孔子。”“丘,山丘也”。

觉得孔子是什从事过低贱的职业(委吏、乘田),从事过政治活动(中都宰、

么样的人?应司空、司寇),但时间不长。

该怎样评价孔主要从教育(办私学)职业,直到逝泄,长达40年,学生为:子? 第子3000,贤者72。学生背景复杂,大多贫贱,“有教无类”,广开学路,推行普及教育。 教育内容:“六艺”,重视文化、道德、理想教育, 教育方法:启发式、固材施教,、循循善透、游历考察,示范榜样。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系统完备的教育思想。 孔乙的教育思想包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目的看法、教育对象的看法、课程教学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看法、教师的看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季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二、“庶富教”与“习相远”——教育作用观 以求之者也。?(述(一)“庶富教”的教育社会作用思想 而) 1.“富教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德政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二)“习相远”的教育个体作用思想 1.人性论基础——“性相近” 性? 近?(异、同、近) (如何理解) “性习论”与“学知论” 说明人皆有接受教育的能性。 2、教育作用——“习相远” 习?远?(区别,差别) 说明存在个别差异。但个别差异,一方面是天生的(性相近),一方面更是后天形成的”(习相远);个别差异,一方面是困材施教的依据,一方面又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三、“君子、成人”与“有教无类”——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观 (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大众教育观) (一)“学优则仕”与“君子、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1.学优则贤:贤人政治 2.贤则为仕:专家治国 君子—一般(合格)目标:三材 士 仕 成人——理想目标: 六德 士——————————————学优————————————仕 孔子从施行“仁政”的社会政治理想出发,主张教育应通过培养贤能之士来为社会政治服务,以实现他所谓“贤人政治”的伟大理想。他把贤能之士称作“君子”、“成人”。 他认为,“君子”应具备智仁勇“三德”;“成人”则应具备“六材”,明确提出了培养的人的规格问题。 其后,苟子也提所谓“三德”即“三道”,(合格标准) 出?全粹之成“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人?的教育目标(宪问) 观。 所谓“六材”即:(最理想标准) “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他认为,只有具有这些方面的综合素养,才能做到“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安人”即“治人。” ?性相近?是?有教无类?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习相远?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学基础;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其社会学、政治学基础; ?文化下移?是其文化学基础; ?士?阶层的兴起(二)“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观 是其社会学基础。 1.与贵族精英教育相对的平民大众教育观; 2.全民性、全体性、大众化教育观; 3.民主、平等、一视同仁的学生观。 有权无类: 平等 当仁不让: 民主 后生可畏: 发展 这是政治、文化、学术下移,贵族地位下降,庶民(自由民)地位上升的反映,是他广开学路教育思想的表现,适应了士阶层出现后人们要求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需要。 这种思想成为他举办私学招收生徒的指导方针,他通过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常要的不同类别的人材(贤才)。 问题:“性习论”与“有教无类”是什么关系? 四、“文引忠信”与“启发诱导”——课程与教学观 (一)关于教学内容即课程(“文引忠信”课程观) 1.内容: “子以四教:文引忠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伦理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重于文化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渗透在文化知识教育之中进行。 2.课程:分科课程教学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教材P72) 3.教材: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删定序修”,为古代学校教材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4.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1)偏重社会人事,排除宗教迷信; (2)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3)重视人伦道德教育; (4)重视系统知识学习。 (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观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德智统一、好学敏求、二程:?孔子教人,学行结合。 各因其材,有以文学入1.因材施教 者,有以政治入者,有(1)前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别。方法:a、谈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话;b、观察;目的: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个性化) 入者。? (2)因材施教的两层指意 朱熹:?夫子教人,A.因材施科——分科教学(四科) 各因其材。? B.因材施教——问仁、言志、问考、问行 2.启发诱导 (1)基本含义 (2)基本要求 (3)具体做法:a、由浅入深;b、就迈取譬;c、叩其两端;d、由博返约 方法:谈话法、问答法 孔 子:谈—仁德—收徒—抽象到个体(实用理性) 生—师 苏格拉底:问—美德—演讲—具体到抽象(思辨理性) 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