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0:38: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球科学概论

运力时发生的。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本身的大小、形状、比重不同,故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从碎屑大小上看,最先沉积的是颗粒粗大的碎屑,依次过渡到最小的碎屑;从碎屑比重上看,比重大的颗粒沉积先于比重小的颗粒。这样,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因此,沉积物固结后分别形成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3、 简述褶皱基本类型、组成要素及地层分布特

征?(5分)

答:褶皱的基本类型有向斜、背斜。组成要素为:两翼、核部、、转着端、枢纽、轴面。地层分布特征:向斜为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背斜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4、 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成因(5分) 答: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

16

地球科学概论

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其间存在着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地层形成后,发生地壳运动,原有的地层褶皱上升,岩石受到风化、剥蚀,造成地层缺失;然后,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上下地层间以一定的角度斜交,同样存在沉积间断。

5、 简述地壳中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10分) 6、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5分)

7、简述沉积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5分)

答: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成岩作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压实作用

由于上覆沉积物逐渐增厚,压力也不断增大,因此,沉积物中的附着水分逐渐排出,颗粒间的孔隙减少,体积缩小,颗粒之间的联系力增强,进而使沉积物固结变硬。 2、脱水作用

深埋地下的沉积物在经受上覆岩石强大压力的同时,受地热影响温度也逐渐增高,在压力和温度共同做用下,不仅可以排出沉积物颗粒间的吸附水,而且还是得胶体矿物和某些含水矿物失去胶体水或结构水变为新矿物。 3、胶结作用

填充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将分散的颗粒

17

地球科学概论

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 4、重结晶作用

沉积物受温度和压力影响,使非结晶物质变成结晶物质,使细粒结晶物质变成粗粒结晶物质,这种作用称重结晶作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