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9:44: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作者:缪洪昌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8期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与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修订中明确指出各个科目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要着重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新的课改是要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转换为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从概念定论式教学方式转换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学习,在传统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化的理念转变为以实际社会需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化课程。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程结构是与已有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所构成的,同时课程目标也由原来的三维调整为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分析能力,法制观念,社会公共活动参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要做到“填鸭式”转换为“活动交流型”的授课方式,不再只是一味的强调成绩这个最终的结果,还要注重对过程和质量的把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

核心素养是基础的性的素养在学生该培养的整体素养中,核心素养是整体素养的地基,核心素养的程度决定着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素养是指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素质,并且能使学生的终身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是将学生发挥在那个过程中所需可行素质,品质具体化。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经过具体化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色的能力和品德。

高中思想政治课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学生今后的素养中体现思想政治科学化,在经过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后能养成对今后有利的,在社会生存中所需要的关键品质和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包含的核心学科素养是学生对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学生能用思想政治课所学到的内容与辩证思维的方法做到思维的启迪,同时能塑造自己的品格,能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能做出正确合理的是非价值判断,具有一定的社会问题分析能力。

二、高中政治思想学科对于学生具有学科化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在新课标要求高中教学体现对学生学科化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新的课程结构设计提出要将“参与活动”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相结合,要在相应的课题下开展对应的辅助活动,使知识与活动内容相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所需的各种能力。高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以“活动”为指挥棒,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展开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学科性教学活动,在“互动性”,“活动型”,“实践型”,“综合型”式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使学生做到政治认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具有法制观念与理性思维的学生。 (一)合理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在日常的缴械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和整合,综合运用各类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对日常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能熟练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然后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将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整合,并且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应该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思想道德,哲学等知识模块有着整体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其基础上可以充分借鉴和导入其他学科中有关的知识和概念,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情感教学的引入

在日常高中政治思想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要让学生有感而发,不能只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日常课堂的展开中要善于运用情感素材,让学生更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鼓励学生将情感教学素材中感受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并且在情感的表达过程中做到对情感的升华,由情感的表达转换为道德品质的修养,使学生领悟如何做人。例如,在教授哲学理念“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解释,还可以运用语言知识来进行讲解,“滴水穿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句都可以阐述这一哲学思维,在引入使教学方法中使学生能更深层次的明白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积极构建实践型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政治生活模块可能对高中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将理论性的知识转换为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生活的实践课学习中。在日常教学过重中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与风貌、传统文化和特有的民族习俗等。合理有效地开发这些本土资源,逐渐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型”主题课程,例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历史古迹,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志愿者服务,有效开展专题访谈、社区服务、户外生活体验等活动,这些“活动型”教学对于学生实现政治认同、培养理性思维、具有法制观念、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具有关键意义。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和根据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进行,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教育界最值得探讨的话题。其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中学校德育的主要平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路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实施创新型教学策略。在通过以培养学生学科化核心素质的过程中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能力的学生。本文所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建立也只是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希望通过学科化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