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7:59: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生用书[P56~P57]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操一豚蹄、酒一盂, 祝曰 祝:祷告 .B.六博投壶,相引为曹 引:邀请 .C.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可:可以 .D.恶能饮一石哉 恶:怎么 .
解析:选C。可:大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国且危亡?.A.?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B.?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已,一飞冲天?不飞则.?C. ?必助赵矣?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赵请救兵?齐王使淳于髡之.?D.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解析:选C。C项,连词,那么。A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B项,介词,用;连词,来。D项,动词,到;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髡窃乐此 .
A.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B.先生少之乎 .
C.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D.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
解析:选B。B项与例句都是意动用法。A、C两项都是使动用法,D项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三年不蜚又不鸣 B.见道傍有禳田者
C.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D.不过一斗径醉矣
解析:选D。A项,“蜚”通“飞”。B项,“傍”通“旁”,旁边。C项,“溢”通“镒”,古代的重量单位。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
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
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使诸侯 数:屡次 .B.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朝:朝拜 .C.赍金百斤 赍:赠送 .D.冠缨索绝 索:尽 .
解析:选B。朝:使动用法,使……朝拜。
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之以隐曰行?①淳于髡说?③髡辞而..? ? ?②笑岂有说?乎④夜引兵而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选D。①中的“说”意为“劝说”;②中的“说”意为“说法”;③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④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有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
B.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 D.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解析:选D。D项“善于用人”“敢于直谏”不准确。“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文中无此意。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各级官吏处理政事懈怠混乱,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2)淳于髡辞别动身,到了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重战车。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
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
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选自《明史·张淳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浸:渐渐 .B.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 通盗:与盗贼勾通 ..C.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举:入学 .D.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治行:治县政绩 ..
解析:选C。举:养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呼为“张一包”?因.?A. ?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属淳?御史以.?B. ?闻淳言以告十八?.?请御史月下数十檄?而.?C. ?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令他役诈告吏负金?淳乃.D.? ?今闻吾去乃归耳?.
解析:选A。A项,因果连词,相当于“因此”;介词,趁机。B项,介词,把。C项,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D项,连词,相当于“于是,就”。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淳治狱讼能“以理卜”的一组是( )
①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 ②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③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④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⑤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 ⑥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解析:选C。①②表现张淳判案之快,⑤表现张淳赈济贫者。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淳初到永康县任知县时,永康县上诉的有数千人,张淳廉洁自律,日夜阅读案卷,从速公正处理积压下来的狱讼,受到了永康百姓的赞誉。
B.张淳请御史每月下数十道檄文,而自己却佯笑“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