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5:40: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检报告,证明进场材质合格。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使其执行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 对使用的机具应经常检测和调整。

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

焊接钢筋端头不整齐的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

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绑扎。

b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 焊接质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

严禁踩踏和污染成品,浇砼时设专人看护和修整钢筋。 (4)砼工程 a砼质量控制措施

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各项材料指标的稳

36 / 49

定性。

搅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坍落度。

浇筑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注意固定垫块,垫块位置必须合理,分布均匀。

下料一次不得过多,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应分层捣固,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

砼浇筑后12小时内覆盖浇水养护,在砼强度达1.2MPa后方可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走动。

b砼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包括水泥的品种、标号和砂、石、外加剂的质量。 搅拌时应重点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坍落度。

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 (4)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墙体砌筑的各种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

墙体采用的机制砖在砌筑前要提前1天浇水湿润,确保含水率为10—15%。

基层表面如有局部不平,高差超过30mm处应用C15以上的细石砼找平后才可砌筑。

墙体与柱沿墙体高度每500mm设置2Ф6.5墙体拉结筋。 构造柱浇筑砼时要清理干净砖面和柱底的落灰、碎石、木屑等杂

37 / 49

物。

(5)屋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屋面工程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好作业指导书。

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工程质量标准、成品保护措施及安全等。

所有材料都应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进场材料按规定取样复试。 7、建立质量回访维修制度

自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开始,严格地执行建筑工程的质量回访和保修、维修制度,树立“用户是上帝”的思想,具体措施是:

在保修期内,每个季度进行质量回防一次。保修期外坚持每年进行质量回访一次。

在回访过程中,根据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要求整改或维修。 第3节安全施工措施 1、安全管理的实施

建立以公司总经理挂帅,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各职能门负责人组成的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协调部门与项目间的关系,监督施工中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并按照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

实现五无目标(一无因工伤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二无

38 / 49

火灾事故;三无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四无环境污染和噪音扰民;五无施工料具浪费现象)。

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安全巡视和安全教育。 严格执行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建立安全检查制: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项目部每月组织两次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班每天组织岗前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建立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制度,凡进场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方能上岗。 2、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

(1)基础和主体阶段作业安全措施 1)基坑施工中设置有效排水措施。

2)脚手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搭设,在脚手架设前办理交底,完成后办理验收手续。立杆基础应平实,立杆底部应有底座,垫木和扫地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每层设置拉杆,脚手板须满铺,施工层设1.2m高的防栏杆和不低于18cm的挡脚步板。

3)模板施工前要对模板支撑进行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模板安装完毕,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才能进行。立柱底部须有垫板,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模板上堆料应均匀,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规定。各种模板要堆、放整齐,大模板应有防倾倒措施。模板要拆除干净,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拆除区域要设置警戒线并

39 / 49

设专人监护。

(2)外装饰和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2)高空作业所需料具,设备等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载乱堆乱放。

3)高空作业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上岗并须体检合格。

4)高空作业人员所用的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高空相互抛掷,传递。

5)脚手板必须满铺。

6)高耸金属物,外架应事先设置避雷装置,遇6级以上大风或雷雨、浓雾时禁止高空作业。雨季施工和冬季下霜、下雪后应对脚手板进行清理和采取防滑措施。

7)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首先必须具有一定左、右方向的安全间隔距离,不能确实保证此距离就应设能防止附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

(3)现场施工用电的安全措施

1)现场施工用电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由主管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

40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