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2: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文本)

宁波市环保局 宁波市规划局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 1 前言 ................................................................................................... 1 第一章总则 ....................................................................................... 2 第二章红线划定 ............................................................................... 8 第一节市域划线 ............................................................................ 8 第二节市区划线 ............................................................................ 9 第三章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 12 第一节边界管控 .......................................................................... 12 第二节分类管控 .......................................................................... 12 第三节分级管控 .......................................................................... 17 第四节现状用地管控建议........................................................... 18 第四章实施保障与建议 ................................................................. 21

前言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宁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把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作为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建设“四好示范区”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机制。2015年3月18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复,批复明确要求“加强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分级分区保护,构筑‘连山、串城、面海’网络化的整体生态安全格局”,“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列入禁建区,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加快建设“美丽宁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开展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管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