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0: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作者:孟建超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疗效。 方法 13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及单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 。不良反应少。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能提高降脂达标率。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高脂血症;血脂

[中图分类号] R58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91-02

血脂异常是引起冠心病原因之一,并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改善血脂代谢异常对冠心病的治疗非常必要。部分临床显示,阿托伐他汀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延缓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能较好的改善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抑制炎性反应[1]。而依折麦布可通过阻断胆固醇外源性吸收达到调脂目的[2]。本院近几年采用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治疗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36例,其中男79例,女57例,年龄47~79岁,平均(55.9±12.1)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6.23±1.24)年。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胆肾疾病患者。以上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其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47~78岁,平均(54.7±11.4)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6.37±1.33)年。对照组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47~79岁,平均(55.4±11.6)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6.29±1.27)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J20030047)10 mg/d,每天1次,晚睡前服,依折麦布(吉林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Zl0970076)10 mg/d,每天1次,晚睡前服。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晚睡前口服。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 h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TG、TC、LDL-C、HDL-C变化。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1.4 血脂达标率比较

按照NCEPATPLU建议,冠心病降脂目标分别为TC1.04 mmol/L属于正常范围,达标率=(达标人数/总病例数)×100%[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血脂变化

两组TC、TG、C反应蛋白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尤其治疗组明显(P0.05)。见表1。 2.2 血脂达标率比较

表2显示,治疗组的TC、LDL-C、TG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5.12,5.03;P0.05)。 2.3 不良反应

用药4周后,治疗组肌痛1例(1.4%),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1.4%),不良反应率为2.8%。对照组肌痛3例,轻度胃肠道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为1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5,P 3 讨论

高脂血症损伤内皮细胞膜结构,改变膜通透性、膜酶和受体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冠心病(CHD)的易患因素之一,TC、TG能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阿托伐他汀为新型的降脂药物,能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活性而加速LDL的清除,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促进TG代谢。但他汀类药物临床显示,患者停止或或非连续性用药,血脂水平会快速反弹[5]。尽管多数患者对他汀类药物耐受性较好,但对照组还是出现3例肌痛和4例轻度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目前主要采用阻断内源性当场的合成与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吸收治疗,协同改善血脂水平。依折麦布可以阻断胆固醇外源性吸收,选择性地抑制膳食和胆汁中的胆固醇,使得胆脏胆固醇储存减少并增加肝脏LDL受体活性,加速肝脏对LDL代谢,降低血浆LDL-C水平。该药吸收迅速,服药1~2 h后可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长,达22 h,经肝肠循环缓慢清除,并通过粪便排出[6]。

药理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通过协调胆固醇的外源吸收和内源合成环节,以互补的优势阻断胆固醇吸收和胆固醇合成,能更好地改善血脂紊乱,提高降脂治疗的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研究数据显示,阿托伐他汀加用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显著,改善血脂水平明显。降脂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显示联合用药具有较好安全性。

总之,阿托伐他汀加用依折麦布改善血脂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栋.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36):3428.

[2] 徐艳玲,张静,周琳.调脂药物-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2):168-169.

[3] 赵美丽,刘大钧,刘敏.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作用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6-17.

[4] 胡菊香.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49-50.

[5] 魏栋,马超,周海丽.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96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2,55(3):250-252.

[6] 李云建.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04-1305. (收稿日期: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