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1:10: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参加2016年“着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
学习汇报
大塘镇西关小学 王乾会 2016年4月30日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4月23-24日,我到都匀参加了2016年“着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听了5节示范课,3个微讲座。分别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吕敏敏老师的示范课《认识小数》及说课;河南省着名专家席争光老师的示范课《数与形》和微讲座《不一样的说话就是不一样》;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牛献礼老师的示范课《平均数》和微讲座《走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遵义市文化小学赵雪梅老师的示范课《三角形的内角和》及说课;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夏青峰校长的《分数的意义》和微讲座《让学生学会学习》。这2天,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这次去学习,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使我的大脑得到了洗礼,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一点收获与大家享。
?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几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每一位学生在亲身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领悟数学知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理解深刻,印象深刻。每节课结束后,名师们都要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了解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本节课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喜欢这样的课吗?说说你的看法。从学生童真的话语中,
我们知道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那就是有一个充分独立思考空间的课堂,有亲身实践操作的课堂,有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老师。由此可知,学生是多么的喜欢在做中学数学和有思考的数学课堂。
几位老师的课也充分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让数学回归生活。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有吕老师的《认识小数》。导课时,吕老师出示几条:①妈妈买的苹果重千克;②一本字典的厚度是5厘米;③一支铅笔的价钱是元;④一个书包的定价是 285元;⑤亮亮的体温是摄氏度;⑥一本书的定价是元,老师从学生经验出发,让学生思考,你认为哪些数是小数?从而揭示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5、285叫做整数。并引导学生观察小学与整数的不同点,然后再结合生活经验,大量认、读小数。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并撑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量身高”的具体情境,教学一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而且利用了线段图来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学习,很好地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好,学生意犹未尽。席争光老师执教的《数与形》一课,席老师用数学家华罗庚的一首小诗“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来贯穿整个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首小诗在一节课中用幻灯出现了五次却不觉得重复,那是因为席老师边教学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用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数与形结合的重要性,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领域都是用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这就进一步的说明了数与形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是一个了不起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主动探究,通过演译推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赵雪梅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就体现这一教学理念。赵老师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量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各个角,再分别算出它们的内角和,这时有的能算得180度,而有的没有算得,此时老师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这是由于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在我们的生活中,误差是避免不了的。”那么怎样才能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呢?用什么方法来加以论证呢?此时,更加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赵老师就用一个长方形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生通过观察、交流、验证、推理等
多边活动,终于得出方法,给这个长方形作一条对角线,得到了两个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由于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度除以2等于180度。而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分别给它们作一条高,这条高又将它们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一个三角的内角和就是180度乘以2再减去两个直角的度数就是180度,最后总结得出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赵老师不是直接交给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推理出新知识,这样掌握新知的记忆显然是深刻的。本节数学课看似几个简单的三角形,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本节课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席争光老师的微讲座《不一样的说话就是不一样》很深入人心,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席老师通过一些案例,阐述了语言是门艺术,我们教师的语言艺术要靠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不断练习总结和提高;教师的语言应该指向生命状态;教师的语言应该真诚;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引导课堂。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一定是建立在尊重生命、相信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建立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基础之上的!牛献礼老师的微讲座《走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也从一些案例阐述,得出了人必须具备三大能力:即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夏青峰校长的微讲座《让学生学会学习》更是深入人心,夏校长也用一些案例来阐述得出了:(1)面对数学,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方法就是唯一的。教学数学,我们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数学走出封闭,走向开放。(2)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3)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4)教师的作用不是评判,而是激励;教师需要的是倾听,而非主观臆断。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有犯错误的空间,更应该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即使我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