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2:0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讲义
一、概 述
公共艺术的公共一词指“公众的”“市民的”“公共参与”等含义,公共并非指物理概念上的空间与场所的共享性;而同时含有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同享用、共同协作”、“民众参与”“公众舆论” 和和“公共意见”等意思。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根本的特征。 广义含义:
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态如——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它包括以不同的造型形式展示于建筑或人文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审美形态;也包括通过策划的行为艺术或表演艺术在内的来自于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行为的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性活动。 狭义的含义:
建立在公共空间环境中,以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环境为背景的造型审美形态研究,其内容以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为主干的艺术形式。其中公共设施我们又可以分为便利性设施、标识性设施。
环境公共艺术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公共艺术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以开放交流和共享的方式表达艺术的民主思想。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是人类艺术的思想诉求。
1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古代公共艺术 1、原始社会的公共艺术
原始社会公共艺术的发生并非是出于人类对于带有公共意识的审美要求,而是围绕生命和生存问题而展开的思考与行为。如:原始社会出现的洞穴壁画和原始图腾等。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力量,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等不能正确的认识,认为在宇宙冥冥中有一种巨大力量的神灵控制着自然物。每一种自然物都有自己的神灵主宰。“山林川谷丘林,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人类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于是各种祭祀活动随之兴起,巫术思想开始蔓延。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农业基础,人类最重视的祭祀对象是土神与谷神,另外,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对来自上天的风雨雷神极为敬畏,天更为神秘,于是产生了对天更高级深入的崇拜,从母系社会中的地母到父系社会的天公,天神地位开始超过地母。“天”逐渐把所有神灵整合在一起,包容了所有具体的神灵,形成了笼统“天”的概念。
按照万物有灵的思想,动物和其他的自然物也有灵。早期人类处于渔猎阶段,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双重的,动物供给了人类衣食,使人能够生存下去,但这样也损害了动物,使人类担心动物的神灵怪罪自己,于是出现了对动物的崇拜。费尔巴哈说:“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每个民族、部落在最初都选择了
2
生活所在地区最常见,而且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某种动物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或保护神,并把自己的出身与之联系起来,认为是动物的后代。这就是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
瑶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丝线或五色布装饰,以象征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后襟至膝下以象征狗尾。(畲族传说,其祖先为犬,名盘瓠’hu’其毛五彩。高辛帝时,犬戎犯边,国家危机。高辛帝出榜招贤,谓有能斩番王首来献者,妻以三公主。龙犬揭榜,前往敌国,乘番王不备,咬下番王首级,衔奔回国,献于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将公主嫁他,正在为难之际龙犬乎作人语:\你将我放入金钟之内,七天七夜,就可以变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一看身已变成人形,尚留一头未变,盘瓠成为人身狗首形象。于是盘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头冠,他们就结婚了。) 2、阶级社会的公共艺术
随着古代中国逐渐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度,中国古代宗教也渐渐由自然宗教过度到人为宗教,古代公共艺术也发生了改变。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公共艺术掌握在极少数拥有特权和“神的代言人”手中,以宣教、布道、教化、或炫耀等形式出现。从它们反映的对象及艺术表现的题材来看,主要是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救世主、圣人、英雄、征服者等人的历史叙事。其炫耀和教化的社会对象是历代的庶民、宗教信徒和广大的被统治者。在那样的情形之下,公共艺术的文化角色是以“平易”、“神幻”、“神圣”的姿态来接近被统治的普通大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