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预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6:19: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 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2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

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2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29.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C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3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A. 31.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3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64页。

33.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瞋目而叱”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3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南霁云抽刀断指”属于细节描写,“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从侧面烘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35.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CD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

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 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 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动 乱来自 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41.《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 )。 A.语言描写

)。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4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归有光《先妣事略》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3.《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44.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 A.装假醉,唱无腔曲

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45.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 A.夸张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