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新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学计划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06: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 、出示课本的练习题,举两个例子。 ______ 的天空 _______ 的阳光 ______ 的田野 _______ 的微风 ______ 的柳条 _______ 的草坪 示例:我看到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同学们,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说一说。(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微风:轻柔的、温柔的 草坪:嫩绿的、细软的、充满生机的 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 ( 言之有理即可 ) 。 3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填在课本划横线的地方,字迹工整。 4 、出示句子 “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 指名读句子。 根据教师的提问读这个句子。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重读 “ 种子 ” ) 种子睡在哪里?(重读 “ 泥土里 ” )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重读 “ 松软的 ” ) 根据提问的侧重点不同,读的过程中,重读的地方也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问所问的要点。 5 、指导书写。 归纳总结: “ 底 ”“ 原 ” 是左上包围的字,写的时候注意撇要写伸展; “ 处 ”“ 递 ” 是左下包围的字,捺画要写得伸展。 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会了如何看公园的导览图,与我们实际的生活紧密相关,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第二课时 一、走进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1 、导入:小朋友们,学习这一单元课文后,我们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 、初读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 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 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 “ 枯 ” 不能读成 “gu ” , 不可写成 “ 姑 ” 。荣不要读成 “y ó ng ”。 16 / 20 3 、理解古诗内容。 ( 1 )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离离 / 原上草,一岁 / 一枯荣。 野火 / 烧不尽,春风 / 吹又生。 ( 2 )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大意释析: “ 离离原上草 ” ,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多媒体展示辽阔草原。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 “一岁一枯荣 ” ,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 ( 3 )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观察。 ( 4 )小组讨论后汇报。 ( 5 )教师小结: “ 一岁一枯荣 ” 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 ( 6 )看春秋草图理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7 )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 说一说。 它们无情摧残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 4 、师点拨: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5 、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 ? (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 “ 野火烧不尽 ” 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 “ 烧不尽 ” 读重音;第四句 “ 春风吹又生 ” 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 又生 ” 读重音。 ) 6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二、我爱阅读 1 、播放短文录音,请学生仔细听录音,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划出来。不理解的句子划上波浪线。 2 、小组讨论解决难点。出示: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重点指导读好拟声词。 3 、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把字音读准,语句读流畅。 4 、说一说这一篇短文讲了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5 、分小组按照自然段顺序,轮流朗读短文。 6 、师生合作读短文,分角色朗读短文,笋芽儿的话让女生读,妈妈教师读,旁白男生读。 三、课堂小结 1 、背诵古诗 2 、把我们学习到《笋芽儿》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 微风:轻柔的、温柔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小草 坚韧不拔的精神,生命力顽强 快乐读书吧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7 / 20 3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感悟雷锋的足迹是什么?通过背诵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 1 、识字、写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 难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教法 诵读感染法、引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1 、介绍雷锋生平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 3 月 5 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这节可我们就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板书: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老师深情范读,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正音。 3 、出示生字 1 、识字 重点提示:“锋”、“曾”韵母都是“ eng ”。“泞”“荆”“莹”韵母都是“ ing ” 2、写字 冒、需、雷:上大下小,上宽小窄。 迈、迷、迹:注意笔顺。先里头,后外头。注意迹的里面写法。 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水旁。注意滴右边的写法。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三、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18 / 20 1 、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的。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2 、分角色朗读,并思考从小溪和小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 、小组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生字。 2 、读课后的词组。 二、精读课文 1 、同学们闭上你们的眼睛,老师抓住关键词语“泥泞”“蒙蒙细雨”等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 、交流画面(重点汇报第二节、第四节) 三、学习文章第 2 节 1 、齐读第二节。 2 、在小溪边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 3 、想一想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难过、害怕、着急)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 (高兴、很感谢、喜欢他) 4 、同学们想一想,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相机小结: 蒙蒙的细雨、泥泞的路 理解学习生字:曾 —— 曾经。泥泞 —— 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脚窝就是 —— 脚印。 在小溪边雷锋的足迹是在帮助一个孩子,并且雷锋叔叔送孩子回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学习文章第四节 1 、齐读第四节。 2 、在小路上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背着年迈的大娘。 3 、同学们,雷锋叔叔为什么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19 / 20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摔倒了、迷路了、大娘累了) 对这个时候最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雷锋叔叔出现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候大娘的心情怎么样? (高心、开心、感动) 4 、同学们再看课文,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他遇到了什么? 老师相机小结: (荆棘) 理解学习生字:年迈 —— 年老。荆棘 —— 带刺的灌木。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露珠。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宝石。 5 、齐读第五节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五、联想与思考 ( 1 )、思考: 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他正在( ),他正在( )。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 ( 2 )我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在这里足迹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小结:是一种献出自己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 六、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身边的雷锋。 七、布置作业 1 、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锋冒着蒙蒙的细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把年迈的大娘送回家”展开想像,进行扩写练习。 板书: 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