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6:30: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 9

心 人

低 1 9

低 关心生产 高

图8-2 管理方格图

图中包含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1型——这是一个软弱无能不称职的领导者,他对人和生产均不关心,是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实行的是贫乏管理。

9.1型——这是一个任务第一的领导者,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实行的是任务管理。

1.9型——这是一个乡村俱乐部式的领导者,只关心人,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关心和体贴组织成员,但对生产、对完成任务的效率漠不关心,实行的是俱乐部式的管理。

5.5型——这是一个一般化的领导者,对人的关心一般化,对生产的关心也同样,都过得去,不突出,实行的是中间式管理。

9.9型——这是一个有战斗性的领导者,关心人、关心生产做得都好,生产任务完成出色,士气旺盛,实行的是强有力的管理。

前四种领导方式从长远看都有弊病,不是最理想的领导方式,而采用9.9型领导方式对加强现代化企业制度,贯彻员工参与的民主管理有现实意义。领导方格图理论是培养有效的管理者的有用的工具,提供了一种衡量管理者所处领导形态的模式,可使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领导行为,指明改进的方向。

三、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品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因为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能否促进领导有效性,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一种成功的领导行为,在时移势易的环境下再来运用,并不一定有同样的功效。领导权变理论正是要着重研究影响领导者行为和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的理论。

1.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和施米特(Warren Schmidt)在1958年提出了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他们认为专制的领导方式(即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民主领导方式(即以下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点,在这两点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程度的专制方式和民主方式的混合形式。如图8-3所示。领导者总是选择其中最合适的领导方式以求得有效的领导。在不同的情况下,领导者为了取得有效的领导可能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换言之,一位领导者并不一定有一种固定的领导方式,而是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领导者选择哪种领导方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领导者、下级和环境。依据这三个因素各自所处的优势地位和相互影响程度来作判断和抉择。

领导者的影响表现为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对分权委派职责的倾向的平衡,对组织目标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接受更多权力的乐意感和思想准备,对参与组织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期望和兴趣程度。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早期对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的阐述主要停留在以上两点。在1973年,他们修改了这一理论,强调了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领导方式产生的影响,从而体现了在一个开放系统中领导方式的变化规律。

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时间的压力和限期、高层领导所提出的要求、组织结构是集权式还是分权式的形式、工作团体的相互协作配合和效率以及解决某些特殊问题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正确的领导方式,正是从以上三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来选择适宜的领导方式,在一系列的领导方式中任选其一。因此,不能硬性来判定哪一种领导方式总是正

确的,哪一种领导方式总是错误的。 以下级为中心的领导 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 领导权力范围 下级自主范围 领导自己决策并宣布决策 图8-3 领导连续统一体

2.菲德勒的随机制宜领导理论

伊利诺大学的菲德勒(Fred E. Fiedler)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调查研究,提

领导向下级说 领导提出观点 领导提出决策草案供下级讨 领导提出问题征求下级意见 领导明确范围由下级决策 领导允许下级在规定范围内自行其是 组 社 织 会 环 环 境 境 明决策 并允许提问 论修改 后决策 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被称为菲德勒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包含了两种基本的领导方式和三种环境影响因素。

菲德勒把领导方式假设为两大类:一类以工作为主,主要的是关心任务,采取这种方式的领导者,从工作任务的实现中得到满足;另一类则以人为主,主要关心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的声望。为了判断领导者采取的是哪一类领导方式,菲德勒编制了“最不受欢迎共事者的问卷”(least-preferred co-worker scale ),简称LPC问卷,交由领导者来填写,表明他们对下级的评价,从而衡量领导风格的倾向。菲德勒认为,如果领导者在表中对下级的优缺点能作出中肯的批评和评价,他便是属于以人为主的领导方式;如果领导者在表中对下级批评得体无完肤,则便是属于以工作为主的领导方式。

菲德勒认为,环境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职位权力,指由于领导者的职位权力而使被领导者服从领导的有效程度。调查表明,职位权力越高,追随的人也会越多,领导也显得比较有效。

(2)任务结构,指被领导者任务的常规性、例行性和明确性。任务清楚,组织纪律明确,则工作质量比较容易控制,领导也会更加有的放矢,效果显著。

(3)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得到被领导者的拥护和支持的程度。职位权力和任务结构可以通过从上到下来决定和贯彻,而上下级关系则极大地依赖于下级对领导者的拥戴、信任和甘心情愿地追随的程度。

这三种因素的影响各有好差、明确不明确、强弱之分,可以排列出八种不同的情况。如表8-2所示,每种情况可以确定其应采用的领导方式。

表8-2

序号 工作环境 1 2 3 4 5 6 7 8 最有利 最不利 上下级关系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 应采用的领导方式 明确 强 工作弱 工作好 不明确 强 工作弱 以人明确 强 以人弱 以人差 不明确 强 以人弱 工作为主 为主 为主 为主 为主 为主 为主 为主 从表8-2中发现在“最有利”和“最不利”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下,以工作为主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换言之,当职位权力和任务结构都很不清楚,而领导者与其下属之间的关系又很恶劣的情况下,领导者所处的环境是很不利的,在此情况下,以工作为主的领导者将是最有效的。同样在另一个极端情况下,职位权力很高、任务结构清晰、领导者与其下级成员的关系十分良好,亦即在非常有利的情况下,以工作为主的领导者也是最有效的。但是当情况只是稍微不利或者稍微有利的时候,最有效的领导者往往是以人为主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