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2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向5000~10000Ω.m,补偿声波一般150~170微秒/米。

(3)分层:底以灰岩与T1f4紫红色泥岩或泥灰岩分界(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电性以低自然伽玛升高、双侧向降低幅点分层(最好以最低伽玛值为底为层)。 (4)厚度:230~310m,由南向北增厚。

(二)飞仙关组(T1f)

自下而上由开阔海台地碳盐相过渡到局限海台地蒸发岩相沉积。涪陵~邻水一线以南飞仙关相区四分明显,涪陵~万县以东、万县~达县以北之大治相东区、北区T1f3-1 三分不明显,邻水~达县~万县~涪陵区为过渡带,由南向北三分渐不明显,都以T1f4、T1f3-1 划分。川南地区岩性差别较大,飞仙关组仅作二分:T1f4-2、T1f1,T1f4-2以泥岩为主,夹灰岩、泥灰岩;T1f1岩性为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与下伏长兴组地层粉晶灰岩区别明显(除结构外还有两点重要的区别:一是长兴组灰岩更纯,二是长兴组灰岩酸反应残余物颜色深,为深灰色、黑色,而飞仙关组为灰色或灰绿色;还有一点,长兴组通常带褐色,而飞仙关一般不带褐色)。下面就川东地区的特征祥述如下: <1>飞四(T1f4)

(1)岩性:紫红色泥岩夹灰绿色泥岩、泥灰岩、泥云岩、深灰色云岩、灰白色石膏。 (2)电性:以高伽玛、低电阻、大井径、高声波时差特征。电性上自然伽玛明显高于下、上邻层、双侧向明显低于上下邻层。

(3)分层:底以紫红色泥岩或深灰色泥灰岩(高峰场等)、局部构造底界为云岩(五百梯构造)与T1f3顶灰岩分界。电性以高伽玛降低、低电阻升高半幅点分界。 (4)厚度:20~35m,由南向北增厚。 <2>飞三~飞一(T1f3-1)

(1)岩性:灰~深灰色灰岩、鲕粒灰岩,深灰色、黑灰色页岩、紫红色泥岩及深灰色、灰绿色泥灰岩,局部具云岩及鲕粒云岩。在川东北地区岩性变化明显加剧,向城口方向石膏增多,潮坪沉积相特征很明显。在万县~达县以南及渡口河构造区T1f3-1鲕粒灰岩发育,局部还具有溶孔鲕粒灰岩、溶孔鲕粒云岩等。局部在上部含硬石膏或云岩。飞二段在涪陵~长寿~座洞崖以南地区以紫红色泥岩(黑色页岩)为主,T1f3-1具有三分性;向北逐渐相变为灰岩,使T1f3-1不具三分性。

(2)电性:自然伽玛一般在上部具有一高伽玛层;该层向北逐渐抬升且厚度增大,与T1f4

13

层具有相似性,厚度一般为1~10m,除T1f2泥岩分布区外,在过渡带区,相当于T1f2段仍具有高伽玛、低电阻的特征。底部自然伽玛具逐步升高、电阻逐步降低的特征。自然伽玛一般15~30API,双侧向6000~12000Ω.m,补偿声波一般150~175微秒/米。

(3)分层:底部以灰绿色泥灰岩或深灰、黑灰色泥岩(页岩)与顶灰岩或云岩分界,大竹~梁平~万县以北及达县~开江以南区域内T1f1底与P2ch顶灰岩岩性、颜色结构基本相似,岩性和电性划分均困难。电性一般以高伽玛降低和双侧向升高半幅点分层。

(4)厚度:350~550m。P2ch上部为生物礁云岩、灰质云岩类,上部有时夹一薄层暗紫色泥岩、暗紫红色鲕粒灰岩(渡口河构造区)。电性上表现为一小一大两块高阴层。在过渡相区、大冶相东区局部全层具有鲕粒灰岩。重庆地区(飞仙关相区)厚度120~150m。 T1f2:重庆地区(飞仙关相区)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及黑灰、深灰色页岩夹泥灰岩、灰岩。电性以高伽玛,低电阻为特征。在过渡相区相当于该层位段具泥灰岩类。电性具高伽玛、低电阻特征,向北厚度呈契形减薄。厚一般60~100m。

T1f1:浅灰~深灰色灰岩,上部夹鲕粒灰岩,底部一般有不等厚的页岩或泥灰岩,电性为电阻上高下低,伽玛上低下高。厚度80~150m。 (6)鲕粒灰岩分布

T1f3:铁山高点~兴隆场~巫山坎~冯家湾一线以北除在渡口河构造区见鲕粒灰岩(云岩)外,其余均未发现,以南均有分布。

T1f2:渡口河构造区;铁山南~双家坝~龙门~高峰场以南及福成寨~屏锦铺~黄泥堂~洋渡溪以北形成的区域。

T1f1:铁山南~双家坝~龙门~高峰场以南。

第三节 二迭系(P)

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早、晚期为海陆交替之滨海沼泽相沉积,显示出两个大的沉积旋回。分为上、下统。

一、上统

从上到下为二个组:长兴组和龙潭组。下部为滨海沼泽相沉积夹火山喷发岩类,上部为浅海

14

相沉积。

(一) 长兴组

川南部分地区长兴组可划分为段,P2ch2为灰岩,底以灰岩与下伏P2ch1云岩分界明显;P2ch1为页岩与灰岩互层,底以灰岩完与下伏P2l页岩分界明显。川东地区地域较大,岩性更为复杂,祥细特征分述如下:

1、岩性:褐灰、深灰、深褐灰及浅灰、浅灰褐色灰岩、生物灰岩、礁灰岩、礁型云岩、云岩、燧石灰岩,向北颜色逐渐变深,以深灰带褐、深灰带黑、黑灰色为主。该层在大竹~梁平一线以北少见燧石结核,而万县~开县往东中下部燧石含量增多,硅质灰岩厚度增大。上部方解石脉发育;下部夹灰黑色页岩或泥机质条带,局部硅化,云化明显,硅质常呈斑块。 2、电性:块状高电阻,低伽玛,一般具有三大段特征,井径、声波变化不大,下部夹2~3层低阻。自然伽玛一般10~30API,双侧向一般10000~14000Ω.m,补偿声波一般150~175微秒/米。

3、分层:一般在邻水~双龙一线以南底以灰岩与P2l顶页岩分界,以北底以灰岩与P21含泥质灰岩或灰岩分界,录井中难于掌握,局部电性分层特征局部电性分层特征变不明显。 4、厚度:一般65~435m,厚度变化较大。 说明:

(1)由沉积相的变化、古地貌特征,地壳运动的影响及顶底分层位置的差异,使该层目前顶底、层内岩性及组合特征,厚度变化较大,目前没有具有说服力的分层标准,由此而难于确定其厚度的变化特征。

(2)长兴组部分地区可分为三段,目前一般都没有划分。

(3)以前认为,达县~开江~开县以北剥蚀至长兴中、下部。但目前看并非如此。 (4)生物礁在纵向上发育部位是没有规律的,同一个区域相邻礁体有发育在上部的,也有在中部或中下部的。礁灰岩在钻井中一般没有特殊标志(岩屑),只有发现礁型、滩型云岩时才易识别。

(5)易发现生物礁(滩)型云岩的几个区块为:板东~双龙~苟家场一线,铁山南~双家坝~石宝寨~建南一线,黄龙场~五百梯一线。

15

(二) 龙潭组

川南地区龙潭组为砂泥岩、煤沉积,地层易于划分(与下伏茅口组灰岩分界明显),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凝灰质砂岩的识别;再者,从川东地区的资料看,龙潭组是有灰岩的,川南地区常在茅口组顶部下套管,在过渡区域打井时要特别注意。正常层序时可能问题不大,毕竞底部有较厚一段砂泥岩段,如果地层层序有异,厚度不正常,就可能出问题。川东地区岩性特征如下:

1、岩性:本层以岩类多而杂且各类在横向上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大或尖灭)为特点。深灰褐色、灰褐色,向北色变深为深灰、深灰带黑、黑灰、灰黑色灰岩、燧石灰岩、硅质灰岩,硅质岩或硅岩(有时为浅色玉髓或蛋白岩);灰黑色页岩及灰绿色、灰褐色、深灰色玄武岩或辉绿岩,深灰色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凝灰质灰岩,灰白色细砂岩,浅灰色、绿灰色铝土质泥岩,煤层。该层硅化明显,局部具云化特征(五百梯构造天东23具云岩)。铝土质泥岩局部具多层,分布也不一定在底部(以北部玄武岩分布区明显)。大竹~梁平以北燧石减少,硅化变弱;以南中部燧石灰岩特征明显。开县~万县一线往东上部泥灰岩、页岩含量增加,厚度增大,中部硅化变强,燧石增多,硅质岩或硅质灰岩厚度增大,下部页岩为主夹灰岩,重庆地区龙潭组中部具一、二层燧石灰岩(铁板岩)。中北部玄武分面眍局部具紫红色泥岩。据岩性组合、区域岩相可划分为三个相区,丰都~邻水~大竹~梁平~开县为吴家坪型。长寿~涪陵、铁山南、七里峡南段、大天池中段为过渡型。开县~开江~达县以北,邻北、座洞崖、铜锣峡以南为龙潭型。龙潭型以南岩为主夹薄层灰岩、煤,吴家坪型以灰岩为主夹页岩,过渡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具厚层喷发岩。

2、电性:上中部为块状高电阻、低伽玛,下部高阻高低间互,自然伽玛向下梯状上升。玄武岩电性特征明显,电阻、伽玛中值、块状,井径变化不大,电阻一般20~40Ω.m,自然伽玛一般40~60API,补偿声波骨架值一般为50微秒/英尺,相对幅度2.0~9.0微秒/英尺,补偿中子一般18%,密度2.7~2.9g/cm3。

3、分层:岩性底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或页岩与P1m,灰岩假整合接触。底以双侧向升高、高伽玛降低半幅点分层。在P1m4、P1m2a分布区,其与P1m4、P1m2a接触时,电性有时难于划分,需借助录井岩性和密度、能谱曲线等。

4、厚度:95~220m。从目前分层厚度看,一般垫江~大竹、达县~宣汉~开江一带、开县~忠县~长寿以南厚度小于150m,龙会~铁山~沙河铺、黄龙场以北、邻北~板东~卧南等一般厚度大于150m。玄武岩厚度一般20m左右,最厚68m。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