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5:41: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践意义
作者:费雅君
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08期
[摘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是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活力的内在要求;是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不竭动力;是提高党员整体素质行之有效的途径。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可以成为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关键词]党内激励;党内关怀;党内帮扶;机制;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8-0027-0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近7800万党员、近38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是一个具有严密组织系统的政党。要使中国共产党这个庞大组织良性运行,在组织内部,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及运行进行约束与协调。而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可以成为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三者缺一不可。然而,其作用和功能又各有侧重。党内激励,在于调动党员的潜能,不断激发党员的青春活力;党内关怀,在于体现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实现党的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良性沟通;党内帮扶,在于防止和缩小党内两极分化,提高党员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组织归属感。实践证明,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是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活力的内在要求
建设时期与战争年代相比动力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和社会成员一样,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表现出空前强烈的愿望,给传统意义下党的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益”问题突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的导向作用与思想教育的苍白无力,形成鲜明反差。激励机制在社会中的作用逐步扩展,日益显示了它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党内激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1.党内激励,是为了充分激发潜能,使党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在思想上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上要创一流业绩,在道德上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在作风上要体现党的优良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统。总之,共产党员在思想、能力、行为、作风等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否则就体现不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但是,党员的先进性并非自发产生,思想政治工作固然重要,但仅靠单纯的政治说教难以使先进性持久保持。党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有各种利益需求,因而也需要不断的、持续的精神和物质激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党员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样化发展。如果我们党能在党内正确运用激励导向,能在科学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同时关注党员的利益问题,满足党员个人利益的需求并对其个人业绩加以承认,就能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党员的潜能,并使这种潜能外化为向着奋斗目标奋力拼搏的自觉行动。只有在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党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2.党内激励,是把竞争机制引进党内,激发党员内在的持久活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有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不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弄潮儿,敢不敢在社会竞争中奋力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工作业绩并获取个人事业的成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试金石。应该说,在公平、平等、自主竞争的前提下,勇于面对和善于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彰显卓著的工作业绩、成就个人事业的成功,是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表现。如果共产党员不敢和不能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又如何能承担起带领群众去争取正当物质利益的重任呢?如果共产党员不敢和不能显现工作业绩、获得个人事业的成功,又怎么能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呢?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竞争机制引入党内,健全激励机制,改变党员耻于言利的传统观念,就是鼓励党员勇于和善于知难而上,积极进取,争取更好的工作业绩和个人事业的成功。与此同时,让党员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激发党员不断进取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始终保持党员的内在活力。
3.党内激励,是衡量党员是否体现先进性的重要尺度。党员自身发展状况、工作业绩、致富本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员的能力。如果一名党员自己成为长期贫困的对象,又怎么能带动周围群众致富呢?纵然他能够关心群众,做些好事,也不能被视为党员的楷模。事实上,困难党员往往自觉耻辱,缺乏自信,党员的先进性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无从体现。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就是要使党员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目标、业绩上有奖赏。通过各种激励方式,提高党员的进取意识,使党员的自尊心与荣誉感得到满足,使暂时落后的党员、困难党员得到鞭策,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走出落后困境,成为工作岗位的行家里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手,由此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党内激励,最终达到激励先进、鼓励一般、鞭策后进的目的,在党内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形成勤者上、懒者下,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运转。
二、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是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不竭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党是由全体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党员与党同心同德是党的力量所在。对党员个体而言,党组织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吸引力取决于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同时也离不开党内关怀。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党员奉献社会、谁来关怀党员”的问题提上日程,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党内关怀使党的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之间实现良性沟通和互动,保障党员权利,扩大党内民主,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平等,缩小党内两极分化,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1.党内关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执政党,在党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足够和持久的内在动力。党员对奋斗目标的持久追求往往源于内心信念和内在情感,源于对自己在奋斗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价值的认同。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内在动力的源泉就是党内关怀。为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党内生活中来,必须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如对党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精神上的引导、政治上的关心、感情上的慰藉、心理上的疏导,真情关爱党员,使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和自身价值,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党内关怀,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党内关系和谐,党内关系和谐重在基层党组织的和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组织内的党员是党的一切工作的践行者,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从基层党组织的现状来看,党内还存在不少不和谐因素,如:党员的合法民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中年党员压力问题;空巢老年党员的孤独问题;党员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工人党员下岗再就业难引发的心理不平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引发党员对党组织的不满,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可能会导致党员的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这既不利于党的工作的开展,更谈不上党内和谐。加大“党员关怀”力度,帮助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消除和减少党内的不和谐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党内关怀,是发展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的必然要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氛围,是新时期党的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党内政治关怀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漠视基层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党员体现不了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感受不到作为党员的荣誉感,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归属感,那么就会使党员意识淡漠,就无法发挥好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为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才能践行党的“人民主权”理念,引导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最终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4.党内关怀,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必然要求。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员作为执政基础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变化,流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