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0:0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课程导入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 、《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更是中国文学艺苑的奇葩,那“建安风骨”便是不可多得的一支名花。曹操便是“建安风骨”的首要代表,今天让我们走进曹操,来了解他的豪情壮志。

(二)、朗读诗歌

1 、 听示范读磁带、整体感知内容 。 2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 3 、个别生读,师生评价。 4 、调整缺憾之处,再读。

5 、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综合问题,挑出有意义的,然后自主学习。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6、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三)、寻找美点

1、“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2、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3、“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出海水与山岛的广阔景致。 (四)、齐诵此诗

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 导入新课:思乡自古是一个的古老的话题 ,游子离家,数年不返,家人思念,游子惆怅。多年愁绪积淀出千古流传的精华。让我们来学习《次北固山下》

(二) 朗读诗歌

1 、教师示范读 、学生听后练习。 2 、学生个别读 、然后评价。 3 、评价后调整不足,再读。 4 、学生自由朗读,提出问题:

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③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②、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③、尾联直接表达出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 、教师给出的问题:

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加教师点拨后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6 、齐诵这二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净沙秋思》 《钱塘湖春行》 一 、导入新课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钱塘湖春行》: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 2 、学生练习后个别生读 3 、师生评价。 4 、改进后再读。 5 、自由朗读,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总结他们共性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6 、寻找美点

1)、“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字用的好,运用拟人手法,体现出活泼生的场面。

2)、“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体现出是早春景象,“浅草”二字生动形象。 3)、“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能体现出作者对西湖的喜爱。 7 、齐背前三首诗(配上音乐)。 三、导入新课

以提问思乡诗句引出:请同学们说说有关思乡的诗句,可能出现的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