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45: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础 知识 把 握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观察思考 状态导致什么结果?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讨论分析 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评价人物 改革? 目的是什么? ?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劳动人民因为唯物史观 失业而生活恶化,资本家却为了保持商品价格,宁可销毁商品,情感态不愿救济贫民。这充分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度价值 朽。 观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人文素养 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罗斯福本人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 有何影响 ?(分层复习) 1.会议:

A、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 B、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第 1 页 共 4 页

了 解 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探究综合 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新政的

2、影响:

A、巴黎和会:1919-1920年,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就是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B、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3、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4、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6、?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第 2 页 共 4 页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 演示相关图片等资料,辅助学生讨论分析、评价人物)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第 3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