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41: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大声读出来? (2)指名回答。 4、从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你认为横线上可以写些什么? A、在这之前,楚王(不断地侮辱晏子)。 B、后来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 C、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4、师: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2)指名回答。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51

(1)师:该怎样读这句话(瞅、冷笑)。 (2)指名读,全班读。 (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解释。(2)指名回答。 四、学习晏子反击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 2、指名回答。 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的结果如何呢? 4、师生小结。 5、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6、全班交流完成习题。 A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 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7、师:请大家思考,课后的第二个问题。它说的故事是文中的哪个部分? 五、分析人物 1、师: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指名回答。 A、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 B、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C、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 优化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力求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 52

六、课外扩展——聪明人的题目: 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座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为了他的尊严》。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赔不是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陪着看

53

主题单元年 课 题 教前准备 第七单执教 元(尊严) 《为了他的尊严》 多媒体课件 陈开才 授课时间 课 时 年 月 日 两课时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女主人的自尊和尊人之举,领悟乞三维目标 丐尊严觉醒的动力和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用2、情感目标: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复杂的心理变化,通“_____”标出) 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 流 程 教学活动及提问 预期的学生反应及应对措施 个性修改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 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这篇课文比较长,如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果串讲的话,势必会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减少学生独立思考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的时间,而且显得琐课文《为了他的尊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碎。因此,在简单的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尊严有什么关系。 后,直入重点,启发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围绕妇人的话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师: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进行思考、质疑,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他的尊严 ? 愿望。多形式训练,2、指名回答。(妇人——乞) 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突破重难点。 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然后说给四人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4、生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5、师: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6、开火车生字接力组词。 7、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指名回答。 8、初读质疑。 54

(1)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文章的上圈圈点点。你们做到了吗?请大家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学生朗读质疑。 (3)全班交流。 10、师: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到这,课后请大家思考课后的两个思考题。 第二课时 一、复述回顾 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为了他的尊严》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谁愿意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2、指名回答。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师: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 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师:谁来读读课文中对乞丐的描写?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4) 师: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指名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 师: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6)师: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感激? (7)师: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他感激是什么? 师: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3、 师: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结果会怎样? 4、师: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采用范读引导、启发想象的方法,请学生在这段的发散点写下自己的感悟,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感悟乞丐的内心世界。 范读引导,启发想象第4自然段是课文的重中之重。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