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31: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3)在工程材料的选择上,选择那些无毒、无害、易处理、易回收的材料,而不选择那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材料。特别是装饰材料,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或影响较小的材料。

(4)对于交通噪声,采取种植绿化带减少噪音影响,利用合理的功能分区减少办公楼内音响的噪声干扰。

(5)设计应将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体系,以减少污水的总排放量,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由污水管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统一由市政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6)放射科、同位素室放射科设置按有关规范进行并与其它部门有隔离保护措施和防护设备,放射线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7.4.2 施工期环保措施 1、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①建筑施工场地和旧房拆除的过程中,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同时对施工场地搭建围屏,使扬尘在施工场地内沉降,减少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保证施工区周围正常生产、生活、办公、学习等。

②在工地出口处设置车轮清洗设施,对开出工地车辆车轮进行清洗,确保车轮不带泥土驶出工地。

③防止土料运输车辆将泥土散落在公路上,如有散落应及时清扫。 ④禁止在工地上焚烧油毛毡、垃圾、塑料袋及建筑废料等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物质的垃圾。

2、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拟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施工废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喷洒降尘,对施工废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使用水资源,减轻因施工废水的排放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建立公共厕所统一收集,化粪池处理。

3、声环境保护措施

----- ------ 项目施工过程中噪声强度大,是影响项目区声环境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进行减噪处理,并采取隔声障、隔声墙等措施对敏感的保护目标进行防护;另一方面,严禁在夜间(晚22:00至次日6:00)和中午休息时间施工,保证附近区域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在施工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大型的施工进行布置在距居住、办公等人口密集区相对远离的项目区域内,通过距离衰减,降低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4、固体废物防止措施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全密闭式的垃圾收集运送小车和运输车清运到合适地点,妥善处理。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活垃圾定点堆放,集中收集,纳入城市垃圾统一处理。在施工期间运送砂石、泥土、水泥等车辆,车厢严密清洁,防止泄漏造成沿途地面污染。

5、其他保护环境的组织管理措施

①建设单位应将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作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的管理与监督中。

②对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各级环保部门提出的其他环保要求,在施工中应坚决实施。

③建设指挥部的环保人员应经常进行现场监督,就材料堆放的选址、弃土地点是否符合要求、影响环境、强占农田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行为立即制止、纠正。

④合理计划安排,缩短施工工期,建立施工用沉淀池、隔油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尽量回收利用。

7.4.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①项目应实施清污、雨污及医用污水分流。总污水排放口设明显标志。

②项目内冲厕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化粪池出水后汇合其余废水进

----- ------ 入集水池,经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应主动办理排污许可证。

③建立污水处理站。病原体废水中含有大肠菌群及其它有害细菌,废水经收集至污水处理池进行加热、紫外线、氯化或臭气等消毒处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环保局的有关规定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达到有关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后排放。

④为保护水资源,减少排污,建议项目尽量提高中水回用率。中水尽量回用于绿化、冲厕等可回用中水的用水点。

2、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①项目应对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由保洁员将各部分垃圾集中收集于转运站待运。医疗固体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的有关要求,对医疗固体废弃物统一收集,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垃圾经收集、分捡后分别处理,对于废弃、无回收价值的污物进入医院污物焚烧楼焚烧处理。

②化粪池便、污泥应与环卫部门签订合同,由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处理。

③项目内应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项目内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储运实施严格的管理,做到固体废物妥善处理。

④禁止危险废物进入办公和生活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等单独收集处理。

3、噪声治理措施

抽排风设施吸风口、应用设施设备应留有足够的衰减距离,选用噪声低的设备,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4、防止辐射的措施

加强对医院放射性制剂的完全管理,对放射性制剂的处置用严格按

----- ------ 照国家规定的《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实施管理。严格保管放射性制剂及其废弃品,严禁其外流。对医疗设备专用辐射装置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防止辐射源流失或对人体造成伤害。

5、生态治理措施

七台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环境绿化应根据行业特点、植被种植做到合理选种、合理规划,努力创建有利于防尘降噪、利于病人康复的优美生态环境。

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七台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利用妇幼保健院建设的医用污物焚烧间、污水处理站。这样,项目产生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医用污物焚烧处理;固体废物定时清运及时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针对噪声影响,采取了密封隔音等措施后,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医院所用的带有电磁辐射、核辐射的设备不多,且都是选用相应辐射较小的设备,同时医院对此类设备的使用、管理都有严格规定,故电磁辐射和核辐射造成的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齐全,措施得当,基本不会造成非人为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同时,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区域内的绿地面积,符合《医院建设标准》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的有关规定。但是,项目在施工期将对周围住户的休息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噪声影响、局部空气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不利环境影响,然而这是一个短时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即可消除。

所以,本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上是可行的。

----- ------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8.1 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因素

本项目主要的危害因素是高压电器部位、电磁辐射及核设施放射物部位,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部位以及其他可能造成人体危害和环境污染部位。

根据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公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医疗机构涉及的有害物质种类主要有:HWOl医院临床废物;HW02医药废物;HW03废药物、药品;HW04杀菌药物在使用和配制过程中的废物;HW40含醚废物;HW42有机溶剂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机溶剂废物等。

上述危险废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是较大的,国家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做出具体规定,操作中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这种危害性是可以克服的,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8.2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安全卫生是维持医院正常进行和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财产的重要前提。因此,首先要加强安全卫生思想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安全卫生意识,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家对医疗行业有关安全的规定、条例等。同时,建议再采取如下措施:

(1)在设计中,按有关建筑物的人员疏散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建筑通道、楼梯、出入口的设计及有关防护设置,同时考虑到部分建筑内人员集中的特殊要求,设置适当的公共空间进行人流的有序分离,合理设置总图,避免各种流线交叉,顺利疏导交通。

(2)供配电、电力装置的过电保护、电气设计的保护接地以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等,严格按有关标准规范设计。

(3)对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和药品实行专人管理,按制度发放。 (4)对有辐射、放射设施设备加强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