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库房内部环境控制管理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4:5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博物馆文物库房内部环境控制管理研究

摘 要: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保存的重要场所,对馆内环境有着严格而复杂的要求。文物在保存中会受到来自空气、光线、环境气候、微生物繁殖以及昆虫危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环境研究与监测,能够防止文物因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而损坏,延长馆内文物的保存时间。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影响文物库房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文物;内部环境;控制

文物是华夏儿女创造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记录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情感以及生活习俗、生产状况等,汇集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文明成果,其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与史料价值,它不仅在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是华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总之,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库房环境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文物损坏,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等,本文通过对库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长期的研究与监测,创建环境参数数据库,分析并找到其变化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手段保护文物,控制库房内的环境。

1 库房环境对文物的影响

温度,又称气温,指的是空气的冷热程度,温度因太阳辐射的热效应产生,一般使用温度计计量。而湿度顾名思义,是指潮湿程度,通常用空气的含水率高低来表示。如果空气的含水率高,那么空气的湿度就大;相反,如果空气的含水率低,那么空气的湿度就小。此外,湿度又分为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其中绝对湿度通常是指单位体积空气的含水率,常用每平方米中所含水汽的重量来表示。而人们日常指的湿度却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因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增大时,可采用提高室温等方式来保持空气中水汽的平衡,防止水蒸气凝结。博物馆库房内温、湿度的改变对文物的保存有着重要影响,其变化关系着文物保存时间。 温度与相对湿度作为监测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环境的重要指标,其控制严重影响文物藏品的寿命。相关研究显示,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将对文物产生不利影响。库房内的温度过低将导致纸张里的水分结冰并破坏其内部结构,造成文物强度降低。而温度过高则会使得纸质文物发生黄化和脆化,更甚至导致发生耐热性差的文字扩散现象的产生。合适的湿度会助使虫、微生物等的生长与繁殖, RH70%以上的湿度条件最适宜微生物的繁衍,除此之外,,高湿还会促进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等对文物的破坏。如果湿度太低,纸张里的水分就会过度蒸发,将会导致纸质纤维的内部结构损坏,纸张强度下降并变硬变脆。由于水是造成

文物破坏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相对湿度的控制。防干燥、防潮是加强文物环境保护的必要手段。

在这里,我将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罗列出其对温湿度的特殊要求:第一,纸张类文物。应存放在低温下,高温会导致纸张老化速度加快,保存寿命减短。所以,在收藏古籍、书画、文献、碑帖的库房应该将温度控制在16-18度之间,即使在夏季气温也不能高于25度,否则会有虫害、霉菌等产生。第二,原料是木质纤维的木漆器,由于木纤维的吸湿性很强,故而对干燥的环境比较敏感。在库房内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时,器物容易发生干裂、变形;反之,则容易导致腐朽或虫害。第三,织绣类文物。高温会加快织绣类文物的褪色速度,一般从沙漠地域中出土的染织物都鲜艳明亮,这也表明干燥环境有助于保持织绣类文物的色泽。第四,金属类文物。此类文物相较于其它类别的文物来说,更加容易保存,但也应该控制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50%之间,否则将很可能生锈。综上所述,不同类别的文物藏品对博物馆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文物分类保存才是最科学的管理方法。但是实际中可能遇到资金、面积等各种困难,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将文物库房的环境控制在泛指各类文物保存环境的标准数值之内。 2 文物库房环境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