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人大版每章复习与思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6:59: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已经假设,A、B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即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进行生产时,投入系数是相同的。但是,X产品与Y产品的资本一劳动比是不一样的,即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在假设中有KX/LX?KY/LY。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获得公式等于0的结果,就只能是pA?pB,即要素价格比相同。因此,国际贸易之后,在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同的条件下,要素的价格趋同。要素价格趋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理论的推导,在国际贸易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一定理很难充分实现,只是一种趋势。

5.证明:若生产函数Q=F(K,L),规模收益不变,那么根据定义,有: (1/L)F(K,L)=F(K/L,1)

令f(k)=F(K/L,1),则F(K,L)=Lf(k),根据边际产出的定义,有:

MPL??F(K,L)/?L?f(k)?Lf'(k)(?K/L2)?f(k)?kf'(k)

MPK??F(K,L)/?K??(Lf(k))/?K?Lf'(k)(1/L)?f'(k)

由于K=K/L,因此:劳动、资本的边际产出与所使用的劳动、资本的绝对量无关,只取决于资本——劳动比率(k)。

6.答:

Y C′ C

T′

C* T

Q* Pw* Q Q′

Pw Pw′

X

T OT′ 贫困化增长图示

7.答:一般来说,悲惨增长的出现通常需要以下几个前提条件: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显著增加;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8.答:

(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9.答: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而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10.答: (1)A国经历着偏向出口的增长。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会增加,A国的小麦产业将衰落(罗

6

伯津斯基定理),该国将从B国进口更多的小麦。由于A国是小国,其小麦价格将不会发生变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2)B国出现偏向出口型衰落,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将下降。由于贫困化增长得到扭转,B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会提高。随着小麦供给的下降,贸易条件的变化将有利于该国。尽管B国经济福利会提高,但这是人类灾难的结果。

11.答: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这种公共生产要素的增加会给劳动市场工资带来压力。失业的劳动力愿意以较低的工资工作,两个生产部门也会在较低的工资下增加劳动投入。这种改变会使得两个部门的产量都增加,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函数;劳动的实际收入将下降,而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将上升。

12.答:若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使用该特定要素的部门的产量将提高,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将下降。公共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将上升,增加的这种要素的实际收入变化不确定。

13.答: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上升;进口竞争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下降。

14.答:钢铁价格上升将使劳动流向钢铁生产部门,使得钢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下降,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上升,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实际收益率也上升。大米生产中使用的土地劳动比上升,故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都下降。

15.见下表

表1 H-O模型与特定要素模型的比较

提出者 长短期分析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现实性 H-O模型 俄林、萨缪尔森 长期分析 基于商品要素密度的差异 现实性弱 特定要素模型 萨缪尔森、琼斯 短期分析 因为要素的特定性或不流动性 更接近于现实 16.答:当PX和PY以相同比率发生变动时,不会使模型中的其他因素产生实际的变化。工资率和价格以同比率上升,所以实际工资率,即工资率和产品价格之比,没有受任何影响。各部门雇佣的劳动量不变,实际工资率不变,因此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也没有变化。总之,任何因素都与价格变化前一样。这一点表明了一条基本原理:总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

第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答: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答:(1)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2)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3.答:适合。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7

4.答: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解释产业内贸易。需求逆转解释要素禀赋理论为什么在有的时候不符合现实情况,强调需求有可能使得贸易方向发生变化;重叠需求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5.答: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基本结论不会变。当一个国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时候,本国有代表性的需求所占份额越大,当所有国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时候,重叠需求的份额会减少。但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会完全平均的,所以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不会变。

6.答: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

7.答:创新国如果研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则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他发达国家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

8.答: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地位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

第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答:设,生产函数Q?f(K,L)。式中:Q表示产量,仅有两种生产要素,K表

t?1。 示投入的资本,L表示投入的劳动力。设,要素增加的比例如果 f(tK,tL)?tf(K,L) 则称规模经济; 如果 f(tK,tL)?tf(K,L) 则称规模不经济; 如果 f(tK,tL)?tf(K,L) 则称规模经济不变。 又如,生产函数为 Q?f(K,L)?AKL零。

因为,f(tK,tL)?A(tK)(tL)??。式中:A、α、β为常数,且大于

???t???Q

如果 ????1 则称规模经济; 如果 ????1 则称规模不经济; 如果 ????1 则称规模经济不变。

2.答:内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对应;外部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对应。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是价格接受者。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

8

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是价格接受者。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是价格接受者。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是价格接受者。

3.答: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各国都希望提升出口结构的原因。不过,各国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并不会依人们的意志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优势、国内市场规模等因素。所以,提升产业结构不能操之过急。

4.答:

Y

T

B A B′

A′ O X T′ 规模经济下的偏好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图示 5.答:

(1)外部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某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其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在自由贸易和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生产将集中于一个地理区域,以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能够扩大其生产规模的地区可以使其平均生产成本降低,更低的成本可以使该地区的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进而又使它们销售出更多的产品,实现更大的增长,并达到更低的生产成本。最终,生产会在某一低生产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进行。

(2)两个国家都会从这种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贸易中受益。重要的效应在于,随着生产集中于某一地区,其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如果该产业是竞争性的,那么其产品价格将随成本的下降而下降。在进口国,消费者因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得到的收益要超过由于当地产业停止生产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在出口国生产者的供给会随着生产的扩张而增加,尽管这一效应会受到价格下降的抵销。在出口国,消费者剩余随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因此,出口国可以从两方面受益: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

6.答:

(1)A国的消费者从开放贸易中受到两种影响:第一,随着多种商品的进口,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品种的外国产品;第二,进口商品所带来的附加竞争会使本国产品的价格降低,这使该国消费者得到附加的收益。

(2)A国的生产者也会从开放贸易中受到两种影响:第一,进口加剧了国内的销售竞争,这会促使国内生产者降低其产品价格,而本国产品的一些销售市场会被进口商所占有;第二,本国生产者接触到了新的市场,即国外市场,它们将能够通过向外国消费者出口产品而扩大销售。

7.答: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已经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形成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

9

第七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解:

(1)本国对该商品的进口需求为Q=D1-S1=15-2P, 在自由贸易时,假如世界是均衡的,

那么S=Q,即1+12P=15-2P,解得P=1,如图7-10。

P

1+6t/7 S

1 1-t/Q

O 13 Q=13-1

图7-10 征收关税的价格效应

在本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t以后,本国内的价格为P=P*+t,P*表示国际市场价格,此时代表国际均衡的公式相应地改变为

15-2×(P*+t)=1+12P*,解得P*?1-16t,P?1?t,见图7-10。 77征收关税的福利效应。

在自由贸易时,该商品的进口量为:Q=15-2×1=13

在本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t以后,该商品的进口量为:Q4?Q3?13?由于征收关税t使进口量减少,国际价格下降

12t 71t,从而获利 71121312t(13?t)?t?t2 77749由于征收关税t使国内价格上涨

6t,国内福利损失为 71612362?t?t?t 27749由最佳关税的定义知,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即(362131291 t)??(t?t2)?解得t?4974996Pt?P*t91/967????116.7%

1916P*1?t/71?796也就是说,当该商品的关税为91/96时,可使本国获得最大利益。 关税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