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48: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激发基层活力,用好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现行基层行政体制是在19XX年撤销地区建立开发区,撤销开发区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建立区等多次行政体制调整基础上形成的。区成立以前,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下辖8个区工委,XXX个乡镇,XXX个村(居)委,3XXX个村(居)民小组。区成立后,进行乡镇机构调整时,撤销8个区工委,将XXX个乡镇调整为XXX个街道、镇、乡(其中3个街道,XXX个乡,XXX个镇);村(居)委由XXX个调整为XXX个;村(居)民小组调整为1XXX个。调整后,全区街道、镇、乡平均幅员面积由49.96平方公里扩大为79.9平方公里,最大的阿蓬江镇173平方公里,最小的水田34平方公里(不含国有林场面积);平均人口由调整前的9XXX人增至16XXX人,据末统计,人口最多为城东街道41XXX人,其次濯水镇为27XXX人,最少为白土乡7XXX人。

乡镇机构设置通过和两次全市同步改革,各街道、镇、乡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科)、社会事务办公室(科)(挂民政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等4个综合办事机构。3个街道和正阳、舟白、冯家、阿蓬江、石会、马刺、濯水等镇增设“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人大、纪检监察、人武、工青妇等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设置了XXX个片区国土所、XXX个片区司法所、XXX个片区公安派出所、4个基层法庭。

各乡镇设置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卫生服务中心、财政所、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等4个公益性事业单位。街道增设流动人口管理站。

核定下达乡镇行政编制XXX名(不含国土所编制XXX名),后勤事业编制XXX名,事业单位编制XXX名(含财政所编制);目前实有公务员XXX人,工人XXX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XXX人。 二、主要问题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切实加强乡镇工作的意见》规定了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搞好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报务、维护和谐稳定”等五大职能。但目前基层行政管理仍存在与统筹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需要区委区政府乃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行政单元多,管理成本高

近邻湖北省咸丰县36.4万人,仅设置XXX个乡镇。贵州省雷山县15.

XXX万人,设置9个乡镇。区XXX万人设置XXX个乡镇行政单元明显偏多。

温家宝总理曾感慨:“中国古代《大学》一文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区县归并“两套人马治县”,“食之者众”在尤为突出。在乡镇表现为经济实力弱,财政供养人员多,基层不堪负重。走访过程中,有同志实话实说:再减员XX%—XX%,工作也能照常开展。

(二)事权不明晰,转型有差距

一是纵向划分不明晰。市对区,区对乡镇的委托执法不规范,基层执法无手段,随意性较大。委托执法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人财物不配套”以及法律保障缺失等问题。如基层“扣车扣证”,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之规定。形成“道路交通检查靠‘走’,水上交通检查靠‘吼’,食品安全检查靠‘看’,罚没执法靠‘抹’”的局面。很多乡镇认为,部门有借“委托”下卸责任之嫌,出现事故,乡镇政府就成了“替罪羊”。

二是横向划分不明晰。机构职能设置存在“政事不分”、实际工作存在“政事难分”问题。不少乡镇事业与行政是打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