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国近代史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9:1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内蒙古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__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3、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 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 E:重视个别差异

4、卢梭、洛觅,裴斯泰洛齐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泛目的论

5、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学校教育制度 B:教育体制

C:社会教育制度 D:业余教育制度 E:重视个别差异

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__。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7、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儿童而言是通过实现的。 A:遗传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8、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__。

.

精品文档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

9、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A: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 C: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2、《教师职业道德》第四条是(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以身作则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____ A:自发性 B:异质性 C:创造性 D:自为性

14、5~6岁儿童已经会用____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A:语言 B:动作 C:修饰词 D:感叹句

1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注释】①大学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②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③明第1个“明”作动词,为彰显、提倡、推广、发扬、张扬之意。④明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⑤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⑥亲亲近、体察、尊重;⑦止于至善以至善为奋斗目标。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

A:治理好国家的必要条件是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B: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弃旧图新

C:治国安邦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

.

精品文档

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D:只要实施德政就能治国安邦

16、金兹伯格认为从11岁到17岁是职业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将这一阶段称为____

A:幻想阶段 B:尝试阶段 C:现实阶段 D:探索阶段

17、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D: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18、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9、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____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抑制说 20、”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是教师成长历程中哪个阶段的表现__ A.关注自我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E:重视个别差异

23、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 ) A:洛克的《教育漫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