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47: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8 去年的树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拟人化的表现方式”是童话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本篇童话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丰富的对话描写。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本课适合运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来教学。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本课教学设计重点体现多种形式的朗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里的想法,设身处地,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学生在想象与朗读中与文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体会乐趣,明白道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阅读作者新美南吉的资料。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读课文。

2.搜集作者及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教师引入:(播放课件)看,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树唱歌呢!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然而当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这美好的情景不在了。这是为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吧!(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正确读词语。 融化 伐木 斧子 锯木头 煤油灯 点燃 鸟儿 这儿 哪儿 一会儿 细条条

(2)指名读。(随机指导“融、伐”的字形和意思,以及儿化音的读法。) 重点讲解“伐”字。教师出示字谜帮助记忆:人持戈,气昂昂,攻打敌人上战场。

(3)多种形式练习读词语,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3.指导写字。

(1)引导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些生字书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教师重点强调:

(“冷”左边是“冫”,不要写成“氵”,右边是“令”,不是“今”。“离”下部不要写成“肉”。“等”下部的第二横要写得最长。“柴”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些,这样才会美观。“剩”要注意左半部分的笔顺。)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注意写字姿势) (3)选择部分学生的书写进行反馈,学生再练习。

4.再读课文,按照“相处——相约——寻觅——相见”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 第二段(第2~5自然段):鸟儿要离开树了,他们相约明年再相见。 第三段(第6~16自然段):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树。

第四段(第17~19自然段):树被做成火柴,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鸟儿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

5.挑选自己最想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教师相机正音。 6.尝试运用段意综合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飞回南方前,鸟儿答应树________________。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于是她到处寻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___。于是,鸟儿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是一篇童话,有着较为生动的故事情节,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很好的载体。教学中先是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再利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段意综合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相处”,感受友情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一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板书:鸟儿 树 好朋友)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小鸟天天唱,大树天天听,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想象说话)

春天,春暖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酷暑难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秋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读出小鸟和树之间的深厚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天天”一词体会树和鸟儿之间的深厚感情,并适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发展言语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巩固字词

1.抄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及时、适当、适量的巩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必要的,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