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练习-工作中的心理与行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3:43: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作中的心理与行为第一卷

1、以下哪个不是群体决策的特点。( )

A:决策质量通常更高 B:耗费更多时间 C:可能出现从众行为 D:责任更加明确 参考答案:D 2、比较持久而又微弱,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参考答案:C

3、工作团队中会对如何展开工作进行争论,也就是要明确职责和分配资源等,这种冲突称为( )。 A:内容性冲突 B:过程性冲突 C:情感性冲突 D:破坏性冲突 参考答案:B

4、根据庞迪(Pondy)的冲突五阶段模型,( )是指冲突的早期潜伏状态,也可以被看作冲突的原因或来源。 A:潜在的冲突 B:感知的冲突 C:情感的冲突 D:显性的冲突 参考答案:A

5、对电视里的戏曲节目,外行人和内行人的知觉差别就很大,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现象说明了知觉主体中的何种因素的作用 A:态度 B:动机 C:兴趣 D:知识和经验 参考答案:D 6、以下属于非正式沟通类型的是。( )

A:汇报制度 B:饮水机旁的闲聊 C:上级指示 D:下级反映情况 参考答案:B

7、有人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工作比较简单,容易完成。他们偏爱从事结构化的和高服从性的工作,需要得到更多的指导。这种人格特质是

A:外部控制源 B:内部控制源 C:A型人格 D:B型人格 参考答案:A 8、以下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工作安全感 B:工作责任 C:薪资水平 D:个人在公司的地位 参考答案:B 9、基于成员共同特点或兴趣爱好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友谊群体 B:利益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参考答案:A

10、目标-路径理论中,“领导做决策时与下属协商,考虑和接受下属建议”的领导风格是( )。 A:成就型 B:参与型 C:支持型 D:指令型 参考答案:B

11、一个人比较持久、相对稳定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包括其背后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是( )。 A:能力 B:价值观 C:态度 D:人格 参考答案:D

12、“助长下属的懒惰” 是哪种类型的沟通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 ) A:平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下行沟通 D:非正式沟通 参考答案:C 13、提出P-O-X模型的是

A:海德 B:费斯廷格 C:凯尔曼 D:罗克奇 参考答案:A 14、谈判有两种基本战略:分配性谈判战略和( )谈判战略。 A:竞争性 B:竞合性 C:整合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C 15、以下是压力带来的生理后果的是。( ) A:尿频 B:紧张 C:抑郁 D:酗酒 参考答案:A

16、胖东来管理层对待顾客在超市生鲜部翻腾堆头、掐头去尾的现象所进行的分析,体现了管理技能中的( ) A:概念技能 B:诊断技能 C:人际技能 D:专业技能 参考答案:B 17、根据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属于终极型价值观的是 A:自由 B:诚实 C:能干 D:礼貌 参考答案:A

18、托马斯(Thomas)提出了冲突处理的二维模型,该模型由合作性维度(一方试图满足对方利益的程度)和( )维度(一方试图满足己方利益的程度)所构成。

A:长久性 B:坚持性 C:竞争性 D:相似性 参考答案:B

19、在1917年将《罗伯特议事规则》翻译改编为《民权初步》的人是。( ) A:孙中山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参考答案:A

20、“高贵和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俗,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反映出来。”是以下哪位的名言。(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利维特 D:列温 参考答案:B 21、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

A:决策质量较低 B:可能出现从众行为 C:少数人主宰决策过程 D:决策责任不清 E:花费更多时间 参考答案:BCDE

22、按照霍兰德人格——职业匹配理论,艺术型人格与哪些人格类型之间具有相容性 A:实际型 B:研究型 C:社会型 D:企业型 E:艺术型 参考答案:BC 23、一个好的倾听者会。( )

A:很快进行指导 B:容忍且不打断 C: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来表示回应 D:用不带威胁的语气来提问 E:使用目光接触 参考答案:BCD 24、影响知觉的因素有

A:知觉主体因素 B:知觉期望因素 C:知觉对象因素 D:情景因素 E:A.知觉态度因素 参考答案:ACD

25、根据P-O-X模型,以下哪些情形达到平衡状态 无法提供图片 参考答案:ABCD

26、以下哪些属于群体中的协同效应。( )

A:社会惰化 B:社会促进 C:角色模糊 D:角色冲突 E:凝聚力 参考答案:AB 27、首因效应会对认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下面哪些体现了首因效应的影响 A:以貌取人 B:首战必胜 C:开门红 D:下马威 E:日久见人心 参考答案:ABCD 28、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包括( )。

A:能力 B:个性 C:组织规模 D:任务结构 E:动机 参考答案:CD

29、以下( )是托马斯(Thomas)提出的冲突处理的二维模型中的冲突处理策略。 A:竞争 B:相容 C:协作 D:迁就 E:回避 参考答案:ACDE 3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领导方式有( )。

A:独裁型 B:命令型 C:说服型 D:参与型 E:授权型 参考答案:BCDE 31、动机的持续程度是指你愿意为干某件事付出多大努力。× 32、动机的强度是指你能持续多长时间努力地做某件事。×

33、一个基层管理者,解决问题时大多沿用程序化决策,但是随着管理者地位的提高,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决策的难度加大,需要解决不常发生的或例外的低度结构化问题时,就需要非程序化决策。√ 34、群体决策过程中决策趋于极端的现象是群体偏移。√

35、MBTI对于职业指导,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拔工具,对于工作业绩有预测作用。× 36、领导与管理是等同的。×

37、情绪ABC理论认为产生情绪的基本条件是评价。√ 38、成员为共同关心的利益诉求而结成的群体是友谊群体。× 39、领导者应具备的特质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培训、实践获得。√

4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含了亚当斯公平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以及洛克目标设置理论。√ 41、相对性是本学科的特点之一。√ 42、工作是否有挑战性会影响工作满意度 √

43、在A、B型人格分类中,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以及需要大量人际沟通的工作,更适合让B型人格的人去完成。√

44、由于需要应对生活变化而会产生压力。√ 45、满意度高的员工,工作绩效一定高 ×

46、研究者发现个体人格约有一半是由先天因素,即遗传基因决定。√

47、群体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影响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48、研究表明,大群体的凝聚力一般要高于小群体。× 49、我们知觉到的世界,就是现实的世界。× 50、压力一定是消极的。× 工作中的心理与行为第二卷

1、在1917年将《罗伯特议事规则》翻译改编为《民权初步》的人是。( ) A:孙中山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参考答案:A 2、角色的要求相互矛盾即是所谓。( )

A:角色模糊 B:角色冲突 C:角色过载 D:角色认知 参考答案:B 3、根据双因素理论,以下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工作安全感 B:工资待遇 C:工作责任 D:工作条件 参考答案:C

4、凯利认为,要找出行为真正的原因,首先要看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是否有区别?即区别性。区别性高,就说明作用的是

A:外因 B:内因 C:共同性 D:一贯性 参考答案:A

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被领导者的( )。 A:素质 B:业务水平 C:成熟度 D:个性 参考答案:C 6、工作满意度与什么呈现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A:绩效 B:出勤率 C:缺勤率 D:组织承诺 参考答案:C 7、一个人能否成为领导,其成就需要高低应成为重要的判断标准。 A:√ B:× C:? 参考答案:B

8、一个人社会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增强他对得到更多金钱或更好工作条件的需要。这符合以下哪种激励理论。( )

A:马斯洛理论 B:ERG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目标设置理论 参考答案:B 9、创造力三要素模型包括专业度、创造性思维技巧和( )。

A:情绪稳定性 B:知识广博 C:任务内在的激励 D:外在激励 参考答案:C

10、以内部冲突为主要特点,在群体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方式上出现观点碰撞的群体发展阶段是( ) A:成熟阶段 B:整合阶段 C:开始阶段 D:分化阶段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