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第五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10N B.8N C.6N D.5N

6.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的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金属棒和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的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b→a B.最终弹簧的弹力与金属棒的重力平衡 C.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D.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势差为二、多项选择题

7.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失重状态

B.如图乙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若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如图丙,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外轨对火车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AB是长为R的水平轨道,BCDE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

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到达B点时撤除外力。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段加速度的大小为

B.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C.小球在E点时的速率为

D.小球从E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

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击质量为M的木块,最终子弹未能射穿木块,射入的深度为d,木块在加速运动中的位移为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动能的亏损大于系统动能的亏损 B.子弹动量的减少量等于木块动量的增加量

C.摩擦力对M的做的功一定等于摩擦力对m的做的功 D.位移s一定大于深度d

1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r,记录每次悬线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物理方法

A.微小量放大法 三、实验题

B.极限法 C.比值定义法 D.控制变量法

11.4×100m接力赛是奥运会上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x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设乙起跑后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若x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并能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则乙在听到口令后加速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

12.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 四、解答题

13.如图甲所示,长为L=4.5 m的木板M放在水平地而上,质量为m=l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M上,通过传感器测m、M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m/s2.求:

(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M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开始时对M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29 N,且给m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4 m/s,求t=2 s时m到M右端的距离.

14.如图所示,长L=55cm的薄壁玻璃管与水平面成30°角倾斜放置,玻璃管粗细均匀,底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现用长l=10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306K,且水银面恰与管口齐平。现将管口缓慢转到竖育向上位置,并将水银缓慢注入管中,直到水银面再次与管口齐平,已知大气压强p=75cmHg.求

(1)水银面再次与管口齐平时,管中气体的压强;

(2)对竖直玻璃管缓慢加热,若管中刚好剩下5cm高的水银柱,气体温度升高了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D B D C 二、多项选择题 7.ABD 8.BD 9.AB 10.AD 三、实验题 11.四、解答题

13.(1)0.4(2)4kg,0.1(3)8.125m 14.(i)

(ii)

12.F′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