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8:1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会说点儿道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说理作文的方法,知道为什么要说道理。 2.结合文段,明确什么是抒情和议论。 3.紧扣描写和叙述,恰当地抒情和议论。 重点与难点
1、叙述与抒情、议论的结合。 2、观点的明确,精当的议论。 学法指导:
讨论法与点播发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看漫画《谁能理解世人的冷漠》,引导学生讨论:看了这幅漫画,你最想说些什么? 引出生活中的事物都蕴含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说点儿道理。 二、 说理的表达特点和作用
我们写文章只是把事情叙述明白,不是最终要的结果。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作文如果在叙述之上,再讲点理,主旨就深刻了。
1、名篇回顾请学生回忆学过的富有哲理性的文章。
2、大屏幕出示: 《紫藤萝瀑布》 《伟大的悲剧》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中经典的语句。
3、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句子的表达特点和作用。
4、生交流明确:在记叙文中,通常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想、认识、评价和思考,它承叙述和描写而来,是在关键处的点睛之笔。它能让文章锦上添花,让文意鲜明深刻。
5、师简介议论和抒情
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点明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深化主题,使文章的感情升华,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作用都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师小结:这几篇文章都是在叙述完事情后,作者在文章结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几篇文章如果把最后的几句话去掉,效果就远远不如原来的好,主旨也不再深刻,读起来也不会令读者动容了。写文章一定要有主旨,要有立意,这就是文章说理的作用。
1
三、说理的形式 1、先叙后议
1)、生交流课本中的例子,如《蜡烛》的结尾。
2)、练习巩固:找出下列这段话中的议论抒情句,再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 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籽儿.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最后一句。形式:先叙后议。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 2、夹叙夹议
1)、请学生齐读186页第二段。这种形式是指文章一边记叙一边议论,记叙与议论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而且能使文章逐层深化,增强文章的说理性。
2)、回顾文章《邓稼先》中片断。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章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并谈谈这些句子都说了什么内容。属什么表达方式,怎么引出来的。
明确:这些语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很好地表现了邓稼先的高尚品格,让读者过目难忘。 这些句子是议论句子,是由前面的对邓稼先的事例的叙述,才引出这些议论的语句的。
3)、练习巩固:找出下列这段话中的议论抒情句,再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 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
(“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形式:夹叙夹议。作用:第一句点明了伯伯笑的内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解,点明了主旨。)
四、说理时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
段落一:雨,尽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象每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我的衣服、
2
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特有的光华。
结尾的议论空洞,不具体
修改:那目光温柔、火热,像和煦的春风,像灿烂的阳光,蕴含着母亲对我的无限的关爱。。
段落二: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啊!妈妈的精力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十多么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
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和记叙、描写的内容脱节,没有准确地揭示记叙、描写所要表现的内容。
修改:啊!妈妈是多么的体贴、多么的疼爱我呀。我真为有这样一个体贴、疼爱我的妈妈感到幸福。
师小结:注意避免几个问题: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五、说理要求综述: (1)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叙述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中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2)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3)抒情与议论密不可分。
在记叙文中,有时议论的过程中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好恶喜怒,洋溢着感情色彩,这种和抒情密切结合的议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动之以情”,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