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0:11: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的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和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数学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解法。 一、活动1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注意对n的大小要有所考虑) (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分析:(1)根据以上规定,如果买100件,需要花220元,当n?220n5件(即n),当n?220时,这人买了这
112.2n?220n?20种商品的件数为(100+)件,即件
225n(2)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即?0.48n或
11n?205n?0.48n,显然方程?0.48n无解。解另一个方程得n=500。 211时,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
二、活动2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报告,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一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教师指出:你理解资料中有关数据的含义吗?如果不明白,请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探讨,弄懂它们。然后根据上面的数据,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1)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精确到1元) (2)扣除价格因素,2006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精确到1元)
由学生分组合作解答:
(1)设: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x元
则:(1+10.2%)x=3587 解这个方程,得:x?3255
因此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
(2) 因为2006年与2005年相比,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20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即:3255?7.4%=240.87?241(元) 三、活动3
布置学生运用活动前的准备的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
棋子和一个支架,分组进行如下实验:
1、将直尺的中点置于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棋子,这时尺子还是保持平衡。 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然后记下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不妨设较长的一边为a)
4、在有两枚棋子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再记下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
棋子多的一端继续加棋子,且重复以上操作,并做好如下记录: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第n次 1 1 1 1 棋子个数 左 右 1 2 3 n a和b的值 a b a和b关系 a=b a=2b a=3b 根据记录下的a和b的值,探索a和b的关系。
根据实验得出的a和b的关系,猜想,当第n次实验时,a和b的关系会如何?(a=nb)
由学生合作探讨: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 ,另一端放n枚棋子,支点应在直尺的哪个位置?
解:设:支点离放n枚棋子的一端距离是x ,根据实验所得结论可
知,支点离一枚棋子的一端距离是nx 则:x+nx=L 解方程得:x?四、小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并对各小组的结果进行评比,教师将评比的结果公布,便于学生找出差距和方法,为今后的探究课做铺垫。 五、布置作业:
L 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