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8第八章 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7:1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八章 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消极政策论者的依据 1.政策存在时滞效应

消极政策论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稳定经济是无效的,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政策产生影响的每一阶段,都会存在时滞效应。政策的时滞效应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区分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的关键,在于政策实施的时点,前者发生于政策实施之前,而后者则是政策实施后的滞后影响。

(1)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冲击发生到相应的经济政策实施所花费的时间。决策者确认冲击已发生,而后才能够实施适当的政策,这是内部时滞产生的原因。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决策者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果断性。一般意义上,由于时滞产生的时间和性质的不同,内部时滞又可分为三种: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①认识时滞是在冲击出现到决策者确认必须实施适当的宏观政策之间的那段时间。认识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敏捷程度、预测能力。

②决策时滞是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政策确定之间的时间间隔。决策时滞一般取决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决策体制的结构和效率等因素。

③行动时滞是政策确定和政策开始实施之间的间隔。行动时滞的长短,与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运作环节、执行人员素质及工作效率有关。

(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政策实施到政策行为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政策实施后不能对支出、收入和就业在瞬间产生影响,是导致外部时滞的原因。

影响外部时滞的长短的因素:

①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和工具的传导机制。 ②有关市场主体的敏感度。

③决策者的决策力度。决策力度大,外部时滞无疑会短一些,反之则长一些。

④有关市场主体的预期。市场主体依据其预期顺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而调整其行为,外部时滞会短一些,而相背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调整其行为,外部时滞就会被拉长。

(3)时滞效应与政策的无效性争论 ①消极政策论者的观点

消极政策论者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经济稳定政策要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由于时滞效应,政府为稳定经济所做的努力反而有可能成为导致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图8-1的A点描述了经济处于就业不足均衡时的一种情况。如果不考虑政府政策的作用,让经济自发调节,短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会发生平移。如果政府没有考虑到政策的时滞效应,政府实施需求扩张的政策,通过拉动总需求即AD1右移到AD2,从而试图使经济走出就业不足均衡状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图8-1 时滞的存在使稳定政策的实际结果偏离了目标结果

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当总供给曲线经过自发调整而右移了一段时间之后,总需求政策才开始发挥作用,使AD1右移到AD2。现在,新的均衡点为D点而非C点。可知,政府实施的需求扩张政策本来的目的是平稳经济,其结果却是导致过度就业均衡。

②积极政策论者的观点 积极政策论者却认为,上述现象的存在并不能够构成完全否认政策作用的理由,因为即便时滞效应的存在使得经济政策偏离其目标,宏观经济政策中还存在着一类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政策,这种政策在稳定经济时的内部时滞非常小,能够很好地克服政策的时滞效应。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一般来说,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时滞效应。 ①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的难题在于内部时滞过长,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相对于财政政策而言要短得多,原因在于中央银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并执行新的货币政策。

②对应于不同的财政政策,政策时滞也不相同。政府购买政策的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较长;税收政策的决策时滞长而外部时滞短。

③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却很长,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一系列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2.理性预期与卢卡斯批判 (1)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是指公众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并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整理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在理性预期下,对经济变量的预期平均值总是等于该经济变量的实际值,出现的误差是由随机扰动所致。理性预期的主体只会犯随机性误差,而不会犯系统性误差。

理性预期的反对意见:

①既然获取和处理信息有成本,那么公众就不可能使用所有可得到的公开信息。 ②由于经济学家们自己就什么是正确模型都存在巨大的分歧,分散的市场行为主体,能否“了解”经济的真实模型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2)卢卡斯批判 ①概念

卢卡斯认为传统的凯恩斯模型不能用于研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依靠标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卢卡斯对传统政策评估的批评,就是经济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学中著名的“卢卡斯批判”。

②统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失效的基本依据

在图8-2的AD?AS模型中,经济起初在点A处运行,经济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现在假设决策者为刺激经济,宣布将要增加货币供给,在没有理性预期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将使总产出从Y*增加到Y1。但根据理性预期的观点,工人与企业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会上升(AD1与长期总供给曲线LAS的交点)。总供给曲线由SAS0向左移动,直到SAS1。经济将从A点迅速移动到C点,货币供给的增加并没有使产出获得增加,而仅仅造成通货膨胀(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2)。

图8-2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假设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前并没有向公众宣布,而是突然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此时,拥有不完全信息的公众不会预见到物价水平的上涨,SAS0不发生移动,总产出沿着SAS0增加。然而,公众将纠正误差,公众将价格的预期调整至与长期均衡点(C点)相互一致的水平,通过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产出就会迅速回到充分就业水平。

③“卢卡斯批判”的基本思想 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由于没有考虑到预期的作用,短期总供给曲线被视为固定不变,从而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而理性预期学派却认为,人们会利用一切信息对价格的变动作出自己的预期,当政府政策改变时,人们会对预期进行适时调整,短期总供给曲线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会针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政策制定者应该了解和重视这种调整。

二、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 在相机抉择的情况下,决策者不受任何单一规则的制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最优化当期政策选择,使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很大的灵活性,相机抉择是决策者认为在恰当的时候改变政策。

单一规则政策是不管经济形势如何,货币当局只要保持货币量供给以一个固定的速率增长,就能够成功避免通货膨胀。无论积极政策还是消极政策,都是可以遵循一定的单一规则。

1.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比较 支持相机抉择的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以宏观经济状态为依据的,任何时点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不应是固定的,而应该随经济状态灵活变动。

与相机抉择相比,支持单一规则的经济学家却主张,不管经济形势如何,政策应当采取某种既定的单一规则。

2.前后不一致性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1)前后不一致性的理论基础 ①前后不一致性问题的核心

从某个时点开始,决策者选择一组政策组合,以使经济绩效达到最优。在将来的某一个时点决策者发现,如果实施不同与前期所确定下来的那些政策组合,有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经济绩效,决策者于是根据后来所在时点的经济状况,设计出一组新的政策组合。这就会产生政策的不一致性问题,可能也会导致最好的政策被抛弃。

②相机抉择的次优性

相机抉择之所以对单一规则而言具有次优性,原因在于:政策制定后所采用的相机抉择政策,忽视了理性的公众会预期到政府的决策行为,并产生相应的对策,改变自身的决定,最终导致长期相机抉择次优于单一规则。

③运用前后不一致性理论分析的局限性

它并没有考虑经济中公众未预期到的非暂时性(非随机)变动。当经济中发生突发性事件并且影响时间长、强度大,则应根据实际宏观经济形势,实施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

(2)前后不一致性的实际分析

前后不一致性产生于决策者在选择政策时的逐期最优化行为。因为决策者被赋予太大的相机抉择的权利,这样的逐期最优化的长期结果可能并不好。最优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在起始点选择一个能够实现期望目标的计划或规则,许抵制短期政策绩效的诱惑坚持这一规则。

政策的前后不一致短期可能带来较好的政策绩效,但长期却不是最优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前后不一致问题,需要增强政府的公信力,遵循单一规则的政策选择,并对相机抉择保持审慎态度,减少政策制定的短期行为。

3.货币政策的单一规则

(1)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类型 弗里德曼的观点,即货币量的供给应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增长率水平,这样能够保证产出、就业与物价的稳定。这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将名义GDP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作为目标,这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将对外公布一个计划的名义GDP路径。

经济学家建议采用的第三种规则是以通货膨胀为目标。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事先公布最低通货膨胀率目标,当实际通货膨胀率偏离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就调整货币供给。

(2)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关系 货币政策即便是单一规则的,但总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变化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各国普遍采取的对策是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通过法律程序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将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隔离于政治活动,使其较少受政治的影响,保持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致性。有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显示,较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与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密切相关。

4.财政政策的单一规则

(1)目前为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财政政策的单一规则包括两种:赤字(盈余)规则与支出规则。

①赤字(盈余)规则,即保证一定的财政预算赤字为目标。赤字规则的优点在于,能够与一个公众可以直接了解的宏观经济指标相联系,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

②支出规则,这一规则通常是对支出领域规定支出上限,这样的安排能够使公众较好地理解财政支出方向,加强财政支出的约束,同时不影响自动稳定器在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而这种安排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限制了财政政策调整的灵活性。此外,规定支出的上限,往往会产生“拆东墙补西墙”的不均衡发展现象。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2)财政政策透明度问题

在制定了财政政策的单一规则后,还需要保持财政政策的透明度,这样能够缓和财政政策灵活性和纪律性不能两全的矛盾。

①如果财政政策缺乏透明度,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单一规则的财政政策依然会产生“代理人寻租”问题。如果没有监督机制,决策者可以通过降低政府公共支出的质量,获取个人利益。这样即便是单一规则的财政政策,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②财政政策的透明度,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政策需要偏离既定单一规则,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将有助于减少政策变动的成本。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