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巴林银行倒闭(1995年)与金融衍生品的操作风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0:49: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案例3;巴林银行倒闭(1995年)与金融衍生品的操作风险

案例简介

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它当初仅是一个小小的家族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银行集团。巴林集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巴林兄弟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融资、银行业务及资本市场活动。(三)巴林证券公司,以从事证券经纪为经营目标。(三)巴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以资产管理及代管个人资产为目标。(四)该集团在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拥有40%的股份。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业务网络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上海也设有办事处。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枕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巴林银行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金融机构。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相关信息,自己也从事买卖股票、土地及咖啡的业务。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能为之提供货款。但巴林银行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在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时,所有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尽管当时巴林银行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即犹太人开办的罗斯柴尔德(Rosechild)银行,但巴林银行还是成为了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许多客户的首选银行。20世纪初,巴林银行又荣幸地获得了英国皇室这一特殊客户。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5个世袭的爵位。

尼克·里森于1989年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不久,他取得了到印度尼西亚分部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而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度尼西亚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诺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 \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动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 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 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账号必须是五位数的,于是,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便诞生了。

此后,伦敦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起分行出现的错误根多,但里森都巧妙的搪塞而过。“88888”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如果当时能及时地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银行或许会躲过一次劫难。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一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了一个错误:当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0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0,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若纠正此项错误,必须买回400合约,以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承接了400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然而,如此一来,里森所进行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在这个账户下,暴露在风险部位。数天之后,更由于日经指数上开200点,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便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了(里森当时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另一个与此如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乔治与妻子离婚后沉浸在

痛苦之中,并自暴自弃。里森喜欢乔治并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有填写。

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的几次错误记入“88888”账号时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3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88888”账户也可以被显示在SIMEX大屏幕上。

为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

为了赚取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承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账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镑。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将改变。

除了为交易员遮掩错误,另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1993年下半年,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账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账户的损失由2000万英镑、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事实上,里森当时所做的许多交易,是在被市场走势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如何,他已成为被其风险部门操纵的愧儡。他当时能想的,是哪一种方向的市场变动会使他反败为胜,能补足“88888”账户中的亏损,便试着影响市场往哪个方向变动。

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只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完全可以看出里森的问题。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但这5000万已被挪用来补偿“88888”账户中的损失了。然而查了一个月账,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账目,以至于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账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另外,在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巴林提出它们对维持“88888”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而且此时里森已需每天要求伦孰汇入1000多万英镑,以支付其追加保证金。事实上,从1993一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亿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为此,巴林银行曾与英格兰银行进行多次会谈。在1994年5月,得到英格兰银行主管商业银行监察的高级官员之“致许”,但此默许并未留下任何证明文件,因为没有请示英格兰银行有关部门的最高负责人,违反了英格兰银行的内部规定。在发现问题至其后巴林倒闭的两个月时间里,有很多巴林的高级及资深人员曾对此问题加以关切,更有巴林总部的审计部门正式加以调查。但这些调查,都被里森以极轻易地方式蒙骗过去。在巴林破产的两个月前,即1994年12月,于纽约举行的一个巴林金融成果会议上,250名在世界各地的巴林银行工作者还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对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1995年l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一方面道受更大的损朱;另一方面购买了大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希望日经指数会上涨到理想的价格范围。1月30日,里森以每天1000万英镑的速度从伦敦获得资金,已买进了3万口日经指数期货,并卖空日本政府债券。2月10日,里森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交易史上创纪录的数量,已握有55000口日经期货及2万口日本政府债券合约。交易数量愈大,损失愈大。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账户上的交易以其兼任清查之职权予以隐瞒,但追加保证金所需的资金却是无法隐藏的。里森以各种借口继续转账。2月中旬,巴林银行全部的股份资金只有4.7亿英镑。

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降至17:88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口合约;其日本政府债券在价格一路上扬之际,其空头风险部位也已达2.6万口合约。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损失,在巴林的高级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红的美梦时,终于达到了8.6亿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

林银行终结的命运。

巴林银行集团是有232年历史的老牌英国银行,在全球拥有雇员1 300多人,总资产逮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美元,许多的英国王室显贵,包括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子都是它的顾客,曾被称为英国的皇家银行。巴林银行经历了1986年伦敦金融市场解除管制的“金融大爆炸”,仍然屹立不倒,已成办英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巴林银行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辉煌业绩,却在1995年2月毁于一旦。

解释与评析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尼克,里森违规交易造成的。他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而被重用,升任交易员,负责巴林新加坡分行的衍生产品交易。此后地位节节上升,以至被允许加人由18人组成的巴林银行集团的全球衍生交易管理委员会。

里森的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套利活动。然而,里森并没有严格地按规则去做,当他认为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时,不惜伪造文件筹集资金,通过私设账户大量买进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头寸,从事自营投机活动。然而,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破了里森的美梦,日经指数不涨反跌,里森持有的头寸损失巨大。若此时他能当机立断斩仓,损失还是能得到控制,但过子自负的里森在1995年1月26日以后,又大幅增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

1995年2月23日,里森突然失踪,其所在的巴林新加坡分行持有的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超过6万张,占市场总仓量的3001o以上,预计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这项损失,已完全超过巴林银行约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值,英格兰银行于2月26日宣告巴林银行破产。3月6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决,巴林集团由荷兰商业银行收购。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l)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新加坡分行,里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产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里森在关西大地震后仍在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年1月至2月间将10亿美元以上资金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氮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

(2)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1/3,,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

(3)滥用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产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金融衍生产品包括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手段,买卖期权、期货交易等都可以归为此类。具体操作起来,又可分为远期合约、远期固定合约、远期合约选择权等。这类衍生产品可对有形产品进行交易,如石油、金属、原料等,也可对金融产品进行交易,如货币、利率以及股票指数等。从理论上讲,金融衍生产品并不会增加市场风险,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如利用它套期保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方法。但在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致命的危险,即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纯粹以买卖图利为,目的,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那么这种投机行为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里森正是对衍生产品操作无度才毁灭了巴林集团。里森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一味盼望赚钱,在已遭受重大亏损时仍孤注一掷,增加购买量,对于交易中潜在的风险熟视无睹,结果使巴林银行成为衍生金融产品的牺牲品。

从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在1992年去新加坡后,任职巴林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算部经理。作为一名交易员,里森本来应有的工作是代巴林客户买卖衍生性商品,并替巴林从事套利这两种工作,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风险。因为代客操作,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交易员只是赚取佣金,而套利行为亦只赚取市场何的差价。例如里森利用新加坡及日本大阪市场极短时间内的不同价格,替巴林赚取利润。一般来说银行给予其交易员持有一定额度的风险部位的许可。但为防止交易员在其所属银行暴露在过多的风险中,这许可额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