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影响及应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2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影响及应对

作者:黄磊

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6期

摘 要:营改增就是我们常说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国家对企业的税收进行改革就是为了避免对纳税企业进行重复征税,从而降低我国企业的纳税成本,保障企业合法利益,进而有推动我国经济市场进入良性化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税收制度的改革对建筑施工单位带来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应对税收制度变革的实施策略,旨在帮助建筑施工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单位;税收;策略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两种税收制度,然而这种税收制度经常会有让纳税企业重复纳税的现象出现,这不仅为企业增添了税收负担,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发展。自2012年以来,我国就提出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区域分时间分步骤地对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收制度变革。其中涉及的主要行业主要是交通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娱乐行业以及服务行业等这些原先按照3%至7%比例纳税的九大行业。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成功的为企业减轻了一部分的税收负担。营改增在建筑施工单位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避免了税务负担过重现象的同时,也在单位进项税额的抵扣方面来带了一定的风险。税务制度的改革究竟给企业造成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各种变化?这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问题来具体分析。

一、税收制度改革前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特点

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前,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特点是只要不违法法律规定,本着效益优先、效益最大化以及事先策划等纳税原则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纳税成本、降低纳税风险的目标。这时由于企业的纳税成本没有进行价格和税收的分离,从而造成了施工单位缴纳的税金根本无法从中进行抵扣,这样就使纳税改革试点无法在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劳务分包中进行,因此与之有关的辅助材料的购买也很难取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拆迁、占地等行为时需要给予居民补偿款,而这些补偿款在发放时必须缴纳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并且根据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税额认证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缴费的项目较为分散,想要整理出完整的增值税发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负担较为沉重,更有甚者由于施工单位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需要缴纳足够金额的增值税,在项目施工完毕后还要缴纳营业税,这就造成了建筑施工单位重复缴纳税务的现象和问题的发生,这样就无法保证企业可以按时定量地缴纳税款。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单位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营改增在建筑施工单位中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税收制度的改革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既是企业的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只有明确在营改增过程中建筑企业将要面对那些影响,才能够在把握好当下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形势下,利用好营改增带来的积极影响,处理好其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够全面地帮助建筑施工单位更好的将营改增带来的有利条件进行利用。 (一)营改增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积极影响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的,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提高税负,降低企业缴税负担。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都会购买大量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和施工设施,这些原材料和工具设施在购买时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在征税之前都可以不用抵扣,然后通过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办法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缴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税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维护企业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增加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以及购买办公设备的进项税收。其二,降低风险,增加企业实际收入[1]。“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改革促使建筑施工单位对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组织相关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就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可以监管和反馈企业具体的工作成效,对企业进项税的抵扣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管理好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从而降低企业在交易中的谈判难度,避免了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出现风险,尤其是降低财务人员在惠及核算方面的财税风险。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单位产生的消极影响

营改增虽然对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施工单位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详细谈一下。

其一,程序复杂,不利于资金周转。众所周知,建筑施工单位经常会在项目具体施工中出现拖欠工期价款的现象,使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因此造成了企业如果按照销项税额当期应当缴纳的费用进行缴税,那么就会使缴纳的赋税金额远远地超出营改增前应该缴纳的赋税金额。另外,我国的建筑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工程价款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结算制度已经趋于完善,贸然的进行税收制度的改革会在实际的税务缴纳过程中出现滞后纳税的现象,从而增加施工单位的税负风险。

其二,抵扣难度增大,财务管理面临困难。近年来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在设置单位账户以及交易金额核算的环节进行了简化,但是国家在税务的缴费金额计算方面却逐渐复杂,这就导致了建筑施工单位就必须从小规模纳税人那里进购价值高而用量少的建筑原材料,使得施工单位获取增值税发票十分困难,这样就给建筑施工单位的发票管理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施工单位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财务监督和抵扣,那么就会给施工单位造成有效监控发票在有效期限内无法抵扣的问题,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2]。

三、在“营改增”税收制度下,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采取的有效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此状况之下,笔者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出来以下几点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营改增制度下的建筑施工单位提供帮助。

(一)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降低不利因素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类行业有所不同,它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采购以及建筑施工等关键,这期间必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重视对相关业务的处理、相关费用的核算方法,这样就可以随时对税费的种类可以随时调节,从而可以避免营改增对建筑施工单位产生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应该强化对相关财会人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吸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加强业务技术的交流和学习,创新企业的发展观念,最终达到改善税费政策的目的,提升营改增有利因素的一项,降低和避免不利因素的产生。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

营改增这项税收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在较为宽泛的范围内进行的一次体制改革,也就是说这项制度没有办法针对某一行业进行严格控制的监督。因此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讲只有建立健全保障这项制度顺利实施的体制,对国家制定的相关条例和规范要进行严格的落实,并且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赏罚制度也要一并晚上起来,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纳税效率

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压力,企业可以将税制改革中的减税效应转化为在现实中可操作的做法,将企业对于新税收制度的深入理解转化为对企业施工设备的更新以及对施工技术的改造,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促进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参考文献:

[1]姚陈军.“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3(05):22-23.

[2]张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