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36: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杨洋

来源:《成长》2019年第06期

摘 要:随着世界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深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主要培养国际贸易人才,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核心课,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本文结合自己任教经历,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析高职院校该课程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存在问题;对应措施 1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问题 1.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专业性较强,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关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与本专业没有多大的关系,不学对自身专业水平影响不大,上课代入感不强,因而,学习兴趣不高,上课中老师如果没有合适的引导教学,会导致课堂鼓噪乏味,故课程不易理解,学生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讲,导致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均达不到理想效果。 1.2 欠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积累实践经验。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在他们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国际贸易知识,一些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外贸企业比较少,没有码头和海关,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现实的外贸活动。高职院校中,有资源能和外对贸易相关的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的不多,所以,大多数国际贸易教学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实践环节教学较少,特别是到外贸企业去实践得就更少了。 1.3 国际贸易教学师资队伍配置不够

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好是在相关外贸企业工作过,才能更好地针对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践应用等。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的时候,應届毕业生的占比还是比较大,这些年轻教师缺乏外贸工作经历,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办法掌握实际需要注意的事项,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际案例与大家分享,生动易懂的把知识点介绍给学生,不能做到把实践经验和实际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融合。

1.4 缺乏配套的国际贸易教学实训软件

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校实训室的建设和教学软件的购买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情况是,一些高职院校由于经费原因,实训室建设不完善,或者有实训室但是软件是没有及时更新,和最近的国贸规则不一致,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实践教学软件,这样就没有办法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1.5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足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有很强的涉外性,需要用英文和外贸企业人员沟通交流,国际贸易惯例和各种进出口商业票据等都是用英文书写,如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英文水平不高,就不能掌握不断修订的国际贸易惯例,更不用说和外国人交流,把握贸易机会了。所以,对于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英语。而高职学生外语学习能力普遍低下,部分学生需花费较多时间去看懂英文单证,高职院校的学生考英语AB级,能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不足10%,这给教师讲授课程造成了难度。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老师的有效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力,使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具体来讲,在讲授一堂课之前,先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运用一些小游戏快速的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过案例,小组讨论,理论讲解等多元学习知识,在一堂课的最后进行有效测评,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根据学习程度得到学生的总结反馈。

2.2 促进与外贸企业的校企合作

学生在学校的学到的知识归根结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就算是运用时间教学软件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态度上也很难把贸易模拟软件上模拟的交易看成实际业务中的交易,在态度上有所松懈,所以,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应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单位提出要求,需要加强与对外贸企业的校企合作。 2.3 加强国际贸易师资力量

高校的师资配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提高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可以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些专门做外贸的企业去邀请一些员工到学校教学,让他们讲解在工作中遇到的真是案例,实践中国际贸易流程是怎样操作的,也可以让老师定期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直到教师可以熟悉的外贸企业真实的交易流程,以及在外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目的为止。

2.4 配套国际贸易教学实训软件

对于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教学,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基础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软件的购买,让学生在学校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直接在教学实践基地进行针对化应用,如国际贸易专业的仿仿真教学实践软件,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以后,模拟成为进出口商之一,在模拟操作软件的过程中学会了基础知识,并对国际贸易相关工作有了系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枯燥的理论讲授,同时熟练掌握外贸企业岗位相一致的工作技能,缩短了学生进入外贸企业作为新员工的培训周期,减少了业务用人风险,增加了就业机会。 2.5 加大英语学习力度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高职院校,特别是对英语要求高的专业,要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强度,如从学生大一一进校门就加强英语学习,如大一时期加强基础英语的学习,大二学习相关的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涵电等,大三选修一些高级英语,如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参考文献:

[1] 陈莉.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 [2] 王素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浅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7(4). [3] 周晓娟.国际贸易实训探索[J].都市家庭.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