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鱼游到了纸上》 (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4:34: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作者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虽然语言平实,却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本组课文,单元导语中明确要求: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第一课时训练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感受年轻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词,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根据记叙文的特点,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多角度解读关键词“游”字,理解鱼如何游到了聋哑青年的眼里、手里、心里,品读青年外形、个性、精神,从中培养检索、理解、评鉴、创新运用能力。

4.掌握对比读文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角度解读关键词“游”字,理解鱼如何游到了聋哑青年的眼里、手里、心里,品读青年外形、个性、精神,从中培养检索、理解、评鉴、创新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 对比读题,感受“游”之妙。

1.品“游”,

2.多方面读课题;师:你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鱼呢?

小结:有时候啊,我们用不同的形式读书,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画面。 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一个吸人眼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这个“游”字让题目动起来了,充满了画面感。

3.师背诵全文,故意将清澈见底的“澈”念成“cè”,以平翘舌提醒孩子们注意读音;将厂徽的徽念成“微”,以字形区分徽字写法。

4.画出关于“我”的句子。看9个句子,用一两句话说写了关于“我”的什么事? 小结:我们抓住关键句子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二)检索:整体感知。鱼怎样游到了纸上的?找出描写有关聋哑青年的句段来说明。

鱼 游到了 纸上

? ? 游到眼里: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游到手里:

第7段: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第8段: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第9段: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游到心里: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书:

心里

鱼 游到了 纸上

眼里 手里

(三)对比阅读“看鱼“画鱼”部分。

Ppt将“游到手里”“游到眼里”的段落摘抄出来,对比阅读。 1.

(1)青年看鱼和画鱼有什么共同之处?(静静地;忘我)

(2)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看鱼画鱼?(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屏息凝视……)

(3)聋哑青年无论春夏秋冬都静静地、忘我地看鱼、画鱼是为了练眼力、练手功。

(4)拓展:好眼力 好画功离不开几百次、几千次甚至几万次的训练。 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青年看鱼和画鱼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画鱼部分比较详细,不仅写了青年忘我的画鱼,还写了画法和围观的人。通过对比读词句了解了课文看鱼画鱼两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评鉴:鱼游到他“心里——手里——纸上”,评评他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