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3:07: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3.教历研究: 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时间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4.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思想的记录,以次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的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的一种语言方式。

5.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中教学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环境对启迪儿童的智力,引导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儿童对一切信息都相对敏感和好奇的特点使得环境对儿童的启迪作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也正是对儿童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创造丰富多

变的环境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索和思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正是利用环境因素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而言,体现在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几方面。

2.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案要点:1) 安全和健康;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4)充实学前儿

童的生活经验;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案要点: 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自信自强的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简述科学的儿童观。

答案要点: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包括对儿童发展的认知,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认知和

对合格儿童的标准认知。

5.简述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

答案要点: 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6.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要点: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7.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要点: 1提高语言素养。 2

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3多参加集体活动

五、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答案要点: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欢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2.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新型师幼关系

答案要点:我觉

得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要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新型师幼关系。教师应从以下二方面做起;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其次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3.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案要点: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

要培养孩子合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

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人和睦相处上,大人关心小孩,子女关心长辈,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其次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有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便要求孩

子自顾自,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使孩子无法得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在幼儿园,老师应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使他看到整个班级是团结的,守纪律的,捣乱,逞能是不受欢迎的,孩子慢慢就会同化于集体之中。教师也要多注意他们的一些举动强化和鼓励他们大胆的去接受其他幼儿`去加入这个集体。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7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1)我们的环境布置往往是按老师的理解由老师完成,即使幼儿参与也是一种“受动式”、“小面积”的参与,即儿童参与环境创设一般得经过教师的同意,按教师的意图,甚至

是教师说,幼儿做。陈鹤琴先生主张“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学会如何领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其含义: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创设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使幼儿自主创设物质环境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儿能根据活动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使环境趋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环境真

正成为幼儿所想、所表达、所活动的空间。

(2)

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院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

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形成性考核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 社会教育 。

2.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 个别

联系 和 集体联系 两种。

3.社区教育最

初是 成人教育

形式的社区教育。

4.《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 社会教育 、 家庭教育 结合”的育人机制。

5.幼小衔接必须坚持_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6.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归纳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要素指 健康的体质 和 良好的个性品质 。

7. 科学的饮

食、充足的睡眠、 安全的环境 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

响学前儿童今后的

学习。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社区教育起源于( B )

A.英国B.丹麦C.法国D.美国

2.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D )

-2岁—4岁—3岁末-3岁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亲子班:就是

由社区组织的,招收

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

园参与亲子活动的班级。

2.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参考要点)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①、家

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榜样,家庭教育时刻影响着学前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

高。

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案要点①、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②、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③、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3.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答案要点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

原则。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③、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④、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

4.简述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答案要点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答案要点:①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