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0:2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子。(5分)

Cuān duo( ) yǒng yuè( ) pang bó( )

chàng wǎng( ) jī bàn( )

2.下列词语中共有5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5分)

归省 嘎然而止 怠慢 瞳仁 南南自语 亢奋 默然回首 战栗 濣旋 人情事故

3.请在下列各小标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① ,并怡然自乐。东晋 《桃花源记》 ② ,在河之洲。《诗经》 ③窈窕淑女, 。《诗经》来源学+科+网Z+X+X+K]

④溯游从之, 。《诗经》 ⑤蒹葭萋萋, 。《诗经》 ⑥优哉游哉, 。《诗经》 ⑦ ,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⑧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B吴伯箫,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北极星》等文集中。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

D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 ....

B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 ....C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这度假村远离喧嚣的闹市,花朝月夕,幽静得宛如世外桃源。 ....

6. 口语交际:学会应对(4分)

学校进行消防演练,当消防警报突然想起时,班上的同学迅速取出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顺着墙边向操场跑去,小宇同学却坐在教室里一动也不动地写作业。小强见状后,急忙跑到小宇桌前说“快,失火啦!”小宇不紧不慢地说:“哪里失火?,不就是演练吗?看把你急的!”小强该对小宇怎样说合适呢?

来源:Z#xx#k.Com]

二、理解?感悟(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

武侯庙

(唐)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来源:Z&xx&k.Com]①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7.本诗中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何相同的表达效果?(4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言文完成9-12题。(17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心乐..之( ) (2)佁然不动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4分)

(三)阅读名著《傅雷家书》语段,完成13—16题(15分)

1954年1月30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

[来源:Zxxk.Com]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3.(2分)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14. (3分)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15. (6分)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16.(4分)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来源:学§科§网Z§X§X§K]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21题(17分)

①少年只有16 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一次次被放出来。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边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人们一看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