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42: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体温计)、(指针式温度计)等,

3、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记作(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记作(100℃)。 4、零下六摄氏度写作(-6 ℃);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 ℃);三十六摄氏度写作(36 ℃)。 5、14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6、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1632年,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了改革,发明了(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7、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膨胀)。 8、(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 9、酒精灯灯焰分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点火时要(斜向上)点火,灭时要用(灯帽盖灭)。

10、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①安装地板砖时留缝隙;②夏天电线变长;③被踩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会鼓起来;④架设高压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冬天容易断裂;⑤在铺设铁轨时要在铁轨间留缝隙;⑥啤酒瓶或饮料瓶中的啤酒、饮料不能装的太满,夏天受热容易使瓶子胀破。 11、热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甚至真空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或是从一个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12、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13、为什么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会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衣服要穿厚一点,会感到暖和?

答: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是为了(加快热的传递),所以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衣服穿厚一点,是为了(减少热的传递),所以感到暖和。

14.传热比较快的材料有(铁 、玻璃 、铝)等,如:炒菜用的锅大多用(铁)或(铝)制成;传热比较慢的材料有(木头、陶瓷、塑料)等,如: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的。

15、保温设备应该选用传热能力(弱)的材料,散热器应该选用传热能力(强)的材料。 16、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晴天、下雪天、阴天、下雨天、雾)等现象来描述天气。冬季,我国北方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下雪、雾凇、大雾)等;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是(炎热多雨)。

17、我知道有关天气的成语有:风雨交加、风和日丽、狂风暴雨、骄阳似火、滴水成冰。 18、(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写了(《物候学》),他分析了光、(温度)、降雨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19、一般情况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 20、气温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气温的高低与(季节、天气状况、一天中不同时刻)等因素有关。气温的变化是: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晴天气温(高),阴雨天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早晨、晚上气温(低)。

21、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人们根据(风级图)来目测风力,气象站用(风向标、风速计)等仪器来观测风;(风向标)是观测风向的仪器,(风速仪)是观测风力的仪器。 22、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相风铜鸟”来观测(风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是中国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

23、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当风向仪的箭头指东时,表示刮(东)风;红旗向西北飘,此时刮(东南)风;炊烟从西南飘过来,表示刮(西南)风。

24、风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和益处?

答:危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益处:人们用风可以发电等。

25、我们现在把风通常分为(13)个等级,就是(0)~(12)级,其中,(12)级风最大。我们当地的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左右。(风级图)风级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

26、要知道雨的大小,我们可以测量(雨量);(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27、人们是怎样规定降雨量的等级的?

答:人们根据24小时的雨量大小,降雨量分为6个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 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28、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东汉科学家(王充)所著的(《论衡》)中就有天气谚语的记载。 29、天气谚语可以分为四类:①(看云识天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②(看风识天气),如“南北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③(看光识天气),如“东虹日头西虹雨”; ④(看物识天气),如“燕子高飞晴无云,燕子低飞雨来到”等。

30、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了解天气:①(报纸)②(电视台)③(气象网站)④(12121电话)

31、我知道的天气谚语有:①(瓦块云,晒煞人)②(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③(蚂蚁搬家蛇过道,必定大雨到)④(雨中知了叫,预告晴天到) 32、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放天气预报的时间大约是(19:32)。

3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是(黄)色、(椭圆)状的小颗粒。刚出生的蚕宝宝是(褐)色的,还长着很多(细毛),大小和(蚂蚁)差不多。 34、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35、蚕宝宝喜欢(温暖、通风)的环境。

36、为了更好地了解蚕宝宝,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等工具帮助观察,同时要作好(记录)。

37、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38、从卵里出来的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39、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像蚕、蝴蝶等动物一生中发生的这

种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修改专用此处可删除)

40、我认识的昆虫有(蜻蜓、蝴蝶、_蚕蛾、蝗虫、蚂蚁、蜜蜂)等。 41、什么是昆虫?

答:像蚕蛾、蜻蜓、蝗虫、蚂蚁这样的动物,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科学家把这样的动物叫做昆虫。 42、磁铁能吸引(铁)等材料做的物体,磁铁的这种吸引力是(磁力)。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就是(磁极)。

43、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制作了(司南)。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

44、磁铁指向南的磁极叫做(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用字母(N)表示。

45、400多年以前,英国医生(吉尔伯特)推测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46、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磁性教具、磁悬浮列车、文具盒、门吸)等。

47、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两块磁铁的南极“S”相互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排斥);北极“N”相互靠近时,他们会(排斥);即是两块磁铁的北极“N”与南极“S”靠近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48、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发光的电灯泡、开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等 49、《墨经》里对小孔成像有这样的记载:光向人照去,通过(小孔)成的像,人的下部在(高)处,人的上部在(低)处。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 50、光射到镜面上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如:(潜望镜)。

51、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镜中的像是(等大)的,通过凸面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 5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现阳光被(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 53、(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新光源,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影碟机、(激光手术)、激光制导武器等。 54、光线(越强),人看到的东西越亮;光线(越弱),人看到的东西越模糊。

55、在车上、床上看书对吗?为什么?答:这种做法不对。因为这样会损坏自己的眼睛,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