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体验亮剑高考8.1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2:1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一、(2016·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画马是此诗描绘的重点,此诗略写画玉花骢的过程,详细描摹曹霸画出的马的神妙.

B.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俊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

C.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对比强烈.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 D.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E.此诗以平淡的笔调描写曹霸画马,写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解析】选AE.A项, “略写”有误,此诗细腻地描写了画玉花骢的过程.E项,“平淡”有误,应该是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之极.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

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二、(2016·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11分)

内宴奉诏作 曹 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

- 1 -

⑤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诗不以雕章琢句取胜,却传达出曹翰作为宋初名将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B.这首诗写得充满阳刚之气,句式整饬,抚今思昔,涌动心中的是不知老之将至的哀叹. C.诗的颔联写过去曾经勇披铠甲赴国难,为国出力,宝刀相伴满豪情,夸耀了往日的功劳.

D.诗的颈联中“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

E.这首诗今昔对比,叙事抒情,写作者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英雄却无用武之地.

【解析】选BC.B项,“不知老之将至的哀叹”有误,此诗抒发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C项,“夸耀”有误,应该是表明了年轻时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解析】题干说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三、(2015·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残 春 旅 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2 -

④②

A.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虽然当时唐朝已亡,此诗却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

B.这首诗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 C.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构思巧妙,实写皇都美好春光,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

D.这首诗的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之中,周边环境美好,诗人可得一时的悠闲、暂时的满足.

E.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来照应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解析】选CD.C项,“实写”有误,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是虚写.D项,“诗人可得一时的悠闲、暂时的满足”有误,应该是客中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用诗来表达悲愤、寂寞的情怀.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诗后两联通过赋诗、喝酒、拂官帽、拭朝簪等细节表达丰富情感,表达了作者客居馆舍中的寂寞、借酒浇愁的悲愤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是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基调悲凉.该诗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加固训练】

(2017·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11分)

晓 行 巴 峡 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