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答案汇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0:08: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好资料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氧气疗法 2、入院护理 3、疼痛

1、医院 2、稽留热 3、睡眠障碍

第一章 绪 论 1.护理学

2.WHO的健康定义 3.护理 5.整体护理

1.护理学: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

2.WHO的健康定义: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1946年,WHO):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1分),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2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分)。 3.健康(1989,WHO):不仅是没有疾病(1分),而且包括躯体健康(1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1分)和道德健康(1分)。

1.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2分),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1分),是质的变化,一般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量(1分)。

2.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1分)做出认知评价后(1分)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2分)。 4.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1分),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1分)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2分)。

5.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1分)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1分)的一种临床判断(1分),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1分)。

3.护理:美国护士学会认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5.整体护理: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第二章 环 境 1.环境 2.生活方式

1.环境: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是指人的生理,以及思维.思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组成。

2.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生活方式: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2分)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2分)。

第三章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人体力学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1.被动卧位 2.被迫卧位 3.疼痛

1.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2.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2分),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被而被迫采取的卧位。(2分)

3.疼痛:是伴随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分)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1分),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2分)。

第五章 患者的清洁卫生 1.压疮:

1.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分), 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2分)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分)。

1.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第六章 休息与活动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4.睡眠:一种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2分),由不同时限组成(1分),对周围环境可相应的不作出反应(1分)。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 2.消毒 3.灭菌 4.无菌技术 5.无菌物品 6.无菌区 7.非无菌区 8.隔离

9.保护性隔离

清洁:用机械的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秽和微生物。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分),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1分)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分)。

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1分)清除或杀灭(1分)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1分),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1分)。

3.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1分)清除或杀灭(1分)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2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4.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病原体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5.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1)灭菌后(1)保持无菌状态(2)的物品。 6.无菌区: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7.非无菌区: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8.隔离: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2分),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以切断感染链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2分)。

9.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的患者。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感染。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 1.间歇热 2.脉搏短绌 3.潮式呼吸 4.体位引流 5.高血压

更多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