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24: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运动创伤的康复
运动创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创伤。多数运动创伤与专项运动活动有直接关系,因而具有特殊的机制和病理改变。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体育休闲的广泛开展,运动创伤越来越多见。运动创伤中骨折,关节脱位等急性严重创伤较少,两者合计约占运动创伤的3%,大量的是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及软骨的损伤及其他慢性软组织的微小创伤。
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
1专项运动技术的特殊要求,使运动器官局部在运动中承受异常大的应力,引起慢性或急性的损伤。
2运动器官存在解剖结构上的薄弱点,成为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例如结构上不适于负重的肩肘腕关节等在体操运动中被用于支撑;肘关节提携角和膝关节Q角过大,使运动应力分布不均等,增加了这些关节损伤的机会。
3运动训练计划安排和掌握不当,训练及比赛组织不当,使以上潜在的致伤因素发挥作用,导致运动创伤的发生
4运动员选材不正确;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基本素质训练不足;未能正确掌握专项运动技术;未掌握自我保护技巧;训练强度及节奏安排不当;未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场地设备不合要求;天气剧变时缺乏适应措施等。
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性质,部位与运动项目有关:赛跑运动员易发生下肢肌肉,肌腱损伤及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投掷运动员易发生肩部肌腱韧带损伤及腰部肌肉筋膜损伤;体操运动员易患腰部肌肉,筋膜损伤及肩部肌腱,肌鞘及膝部软骨损伤;篮球,足球,排球运动员易发生膝部韧带,半月板等损伤。
针对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其预防措施包括;
1正确的选材;2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训练,包括循序渐进,个别对待,重视全面的基本运动素质的训练,掌握正确运动技术包括自我保护技术,重视准备运动和整理运动;3正确的使用各种防护工具;4提高良好的运动环境,场地设备,运动鞋子及服装等。
康复评定 1疼痛
评定时除了询问静息状态及一般生活活动中疼痛情况外,还要检查负荷下包括肌肉收缩时及肌腱韧带紧张时诱发疼痛的情况。在各阶段运动训练中应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
2关节活动度及肢体柔韧性
用量角器测量创伤区域关节的各个方向活动度来评定各关节。 上肢柔韧性:伸膝站立弯腰测量手指渐与足趾的距离 3肌肉功能测试 4有氧能力测试
5其他:运动的灵敏性,协调性检查等,通常由教练员根据专项运动特殊要求设计测试和评定方法,在运动场地进行。
6恢复正规运动训练及参加比赛能力的评定
对运动创伤的正确处理,首先要了解创伤的基本病理过程。组织损伤后,断裂处出血,在创伤局部形成大小不定的血肿。随后出现炎症反应,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渗出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损伤部位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肉芽组织,肉芽机化最后形成瘢痕。述病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组织损伤及出现;
2. 炎症反应及肿胀;
3. 肉芽组织机化; 4.瘢痕形成。
运动创伤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运动创伤的分期治疗原则:就是按照不同的病理过程进行分期处理。 急性期:
肌肉、韧带损伤初期,治疗重点是止痛、止血,防止肿胀。应用“RICE”常规(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治疗。即局部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损伤后尽快局部外垫棉花,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然后冰敷30分钟,这样的初期处理可以止痛、止血,防止肿胀,十分重要而且有效。对于有骨折或韧带、肌肉、肌腱断裂的患者应作适当的外固定。
早期“PRICE”常规。 ①“P”保护(protection, ②“R”休息(rest, ③“I”冰敷(ice,
④“C”加压包扎(compression, ⑤“E”抬高患肢(elevation;
稳定期:伤后48小时,出血停止,治疗重点是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可使用物理治疗、按摩、中药外敷等方法促进创伤恢复。支具保护,局部制动至创伤愈合。
恢复期:局部肿痛消失后,渐进进行损伤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辅以物理治疗,促进疤痕软化,防止瘢痕挛缩。
二.常见运动创伤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