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电子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14:2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授 课 教 案

学年学期: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第1教学周(第 1次课) 第页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备 注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文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共性,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证的认识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4学时(二次课) 教 具:多媒体课件,学习提供,复习和思考题 教学重点:微生物的概念,共性,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Ⅰ. 微生物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1. 概念 1.1 微生物 1.2 微生物学 (讲清概念的同时,阐述概念的发展) 内容 任务 (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引出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并结合自己的科研进行讲解) Ⅱ.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 1. 二界系统 2. 三界系统 3. 四界系统 4. 五界系统 通过列举事实,如非典,鼠疫,艾滋病,疯牛病,抗生素的使用,我们使用的日常用品,食品,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各种微生物制品等,引出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你死我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和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性,引出微生物的概念,类群,共性等问题。 阐述界级演化,二界说,三界说,四界说,五界说,六界说,三原界说,启发学生总结出:(1)除早已确立的动物界和植物界之外,其余各界都是随着人类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后才出现和发展的(2)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第 1教学周(第 1次课) 第页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备 注 5. 六界系统 6.三原界系统 Ⅲ. 微生物的共性特点 1. 种类多 (从发现晚,个体小难研究观察,以及近几年所发现的种类和本人对微生物新种和新属的发现等几方面启发学生得出种类最多的结论) 2. 分布广 (从极端环境到一般环境,土壤,水,空气,人体的体表及体内)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强调天然培养基;水中微生物的分布,强调净化水的重要性;人体内的微生物分布,强调离开它你不能活的关系。 启发学生分析微生物分布广的原因 3. 繁殖快 4. 易培养 5. 代谢能力强 6. 易变异 讲述种类多的实践应用 通过历史事件强调净化水的重要性 阐明意义和条件 举例并与化工比较 举例 分析两面性:育种及抗药性 第1教学周(第2次课) 第页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Ⅳ.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1. 史前期 (6000 B.C-1676) 时间,特点 重点讲述我国劳动人民的曲蘖酿酒 历史悠久 工艺独特 经验丰富 品种多样 备 注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将这个时期从1676年划分? 启发学生思考―历史悠久‖应从哪几个方面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