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式这部分内容,体现在哪几方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8 7:2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与式这部分内容,体现在哪几方面?

一、涉及概念

有理数、数轴、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相反数、绝对值、乘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开方、乘方、无理数、实数、近似数、有效数字、二次根式、代数式、幂、科学记数法、整式、分式、代数式 二、关于数与式中的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

1、代数式:有理式和无理式的统称。无理式只对二次根式作出具体的教学要求。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分式中分子、分母是整式,正如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的形式。

3、整式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多项式是单项式的和。

4、单项式可以写成数与字母因数的积的形式。各个字母因数实质上由底数是字母,指数是正整数的两个部分构成,其结果是幂。

5、幂:由底数和指数两部分构成。只研究整数指数幂。具体分为:正整数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正整数指数幂实质可以理解成乘方。

6、乘方可以写成几个相同因数(字母)的积。正如乘法可以写成几个相同数(字母)的和。具体教学要求:平方(即二次方)、立方(即三次方) 7、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正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具体教学要求: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正的平方根)、立方根

8、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的抽象即字母代替具体的数

9、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无理数的具体教学要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10、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分数可以写成整数的比的形式。 11、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的统称。正整数即为自然数,称呼不同,实质一样。

12、分数可以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正分数就是小学所学的“分数” 13、负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分数。负数是因现实日常生活中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零上8摄氏度和零下8摄氏度,向南10米和向北10米,为了在数学

表达式上区分而认为设定的数学概念。由此可见,数学起初来源于实际生活。但之后远离生活,成为一门纯粹科学,“沦落”成其他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工具。 14、数轴:可以理解为生活原型中的温度计(气温计)的抽象。数轴由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条直线。以原点(对应的数是0)为分界,原点左边所表示的都是负数,右边都是正数。引入数轴概念的意义:(1)通过数和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形(点)、数结合的解析几何雏形;(2)帮助形象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3)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的规则,推导出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负数小于正数。 15、近似数、有效数字是对生活中极小的数的进行“四舍五入”处理的结果。

16、科学记数法是对生活中极大的数的记数表达,涉及到近似数、有效数字的问题。

三、关于数与式的教学的具体要求

1、对概念要求理解。所谓“理解”,简而言之就是会辨认、区别。如在给定的一组数中(即数的集合),说出哪些是负数、无理数、整数等。

2、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注意: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这意味是,凡是涉及绝对值问题,在数学中考里,绝对不会出现绝对值符号内含有字母的数学题目。否则,考生有权依法追究命题者的法律责任!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首先,所谓“掌握”即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1] “了解”是指知道得很清楚。“知道”是指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2]“认识”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3]“确定”是指明确而肯定。[4]由此可见,“掌握”在“理解”能力层次比要求高得多、很严格的,确切地说,就是要求能够熟能生巧,真正地懂得规律、并熟练运用——我认为。 其次,混合运算以三步为限,意味着绝对不能含有大括号。

第三,混合运算,特别强调是简单的混合运算,哪就意味着,在计算题中一般不会出现繁分数,二次根式不会出现分母有理化问题、根式里也不会出现运算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有理数的计算问题,只要掌握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理解乘方的意义,以及去括号法则,也就可以了。而运算法则中是以加法法则为基础,而减、乘、除、乘方等运算法则只不过是由貌似简单的、其实魅力无比的加法法则中逐渐演变过来。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搞得非常的清楚;其次,把去括号法则搞得非常的清楚。由此看来,所谓的掌握,其实要求还是低得很嘛!

4、运算律

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实,小学里早就“理解”,中学只不过是“复习”而已。

“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我认为,其实是指会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所谓的“简化运算”。乘法分配律非常重要,她是解决整式乘法的工具。整式乘法中,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实质上运用的就是乘法分配律;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实际上可以化成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看作单项式(注意:把复杂的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即整体的思想,在数学中经常被用来解决问题的武器,一种屡试不爽的武器。)

5、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对于这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举了一个案例进行说明(见第35页,案例1)。

所谓“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解释和推断的依据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常识。比如一个家庭人口,因为现在年龄段的学生,在我国已经实施计划生育了,一般家庭里,以农村为计,两个子女是照顾的,所以,如果家庭完整,一个家庭一般不超出6个;考虑到近几年来离婚率比较高,或者因一方出外谋生而造成夫妻分居现象比较普遍,所以,一个家庭一般不少于2个。这样地,“合理”地推断出:平均一个家庭有4口人,这种结论应该说是比较逼近现实,较合理的。 6、关于几个“了解”的问题——了解,比理解的要求,在数学能力方面要求稍高,即要知道得很清楚呢!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4)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5)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6)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7)了解整式的概念;

(8)了解公式(指乘法公式——笔者注)的几何背景; (9)了解分式的概念。

业已说明,在数学能力层次要求方面,“了解”比“理解”稍微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