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5:01: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 配义与道

3) 集义无馁

4) 勿正勿忘

勿助长也

五、 拓展延伸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一切向“钱”看的浪潮如龙卷风般,将每个人都席卷进来,凡事均以金钱

作为衡量标准,甚至以此衡量人一生的成就。面对这种大趋势,人们还来不及思索,就随之游

走于世间,自我不断膨胀,欲望如草般疯长,灵魂却远远地落在了身后,蹒跚而行。

华益慰:

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

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

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

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

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

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颁奖词】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

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教学反思:

每次上公开课,总是心有惴惴。每一次静静一想,总是有很多很多的遗憾,或许正应了

那句话吧,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话有时是一种托辞,但在我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句话。

一、巧为切入

6

一堂课宛如写作,你要保证一篇文章思路清晰,尤如庖丁解牛,顺势而下。这节课,我就选择

对“丈夫”不同意义的理解作为这一课的切入点。《国语》中有“生丈夫,生女子”,此句中

的“丈夫”迥异于我们平时理解的“丈夫”的意思,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知道此处

“丈夫”是“男孩”的意思的时候,学生兴趣被激发了。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丈夫之冠”

中的“丈夫”的意思,此处是“成年男子”的意思,再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此之谓大丈夫”

一句中“大丈夫”的意思。我顺势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丈夫呢?”这样的切入

点,即丰富了学生古汉语方面的知识,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大丈夫这个核心

问题。

二、 巧为过渡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课文,选了孟子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是散见于各处的,那么编

者将这三篇文章统统放置于一起并且统归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下,是考虑到了这三篇文

章在思想上的连贯一致。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落实这样的连贯一致性呢?

首先我把第二篇文章作为本堂课的教学突破口,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大丈夫”,“大丈

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抓住第二篇文章的核心问题。再接着我以填

对联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来给对联的空缺处填上关键的字。上联是“天地有大气,

一(仁)一(礼)一(义);人间有至圣,唯孔唯孟唯(己)”,通过填对联的形式,既做到

了对已学内容的统摄、理解、归纳,同时又自然过渡到对第一篇文章的理解。学生填这幅对联

的上联时很顺利,在填下联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波折,有一个学生填了“荀子”,对于这个答

案我觉得并没有多大错误,只是不是我所期待的答案而已,对此我也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然

后我就接着问有没有别的答案,这时有一个男孩站起来说可以填“己”,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填

“己”。这样通过这个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第一篇文章的学习。有老师听课的

时候发出惊讶的声音。其实这一点丝毫不值得奇怪,我们的教学一方面要充分相信学生,另外

只要学生很好地理解领悟了第二篇文章,要填好这幅对联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

三 突出重点

7

这三篇文章既是在思想上自成一体,而且也是独立成篇的。我们怎样在教学中既能抓住这三篇

文章所共同体现的孟子的核心思想,同时在教学中又不将这篇文章割裂开来。我觉得在这三篇

文章中,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一是“气”,一是“仁”,一是“礼”,一

是“义”,一是“大丈夫”;在文章的理解上,第一篇文章着重理解“如何养”,第二篇文章

着重理解“什么是大丈夫”。这样通过对这几个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我们就抓住了这几

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四 总是遗憾

这堂课从进度到文章大致的理解,应该说基本是完成了。但这只是从“量”的角度来说,至于

从教学的有效度来说,则效果多大,就很值得思考与反思的了。首先作为一个有相当文化内蕴

的文言教学来说,缺少了一个给学生以充分诵读、理解的时间与过程。文言教学如果缺少了这

样一个环节,那么后面的各个环节就缺少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其次,由于安排的课堂容量过大,

本堂课的教学对这三篇文章中出现的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就显得相当仓促与肤浅。

8